首页>搜索
作为融创TOP级产品系,每一座“壹号院”作品的诞生,都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最高居住标准,引领人居体验焕新。
随着“岁序更新 行远自迩”音乐会上演,5月28日,位于北京顺义区的顺义大剧院迎来了对外运营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顺义大剧院先后上演了141场演出,大量优秀的中直院团与市属院团来到北京东北区域近郊,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也借多次剧目首演的机会,吸引市区观众前往。
国誉未来悦,以“好地段+好产品+好价格”的三好住宅,引领通州人居迭代升级,为进阶人群打造健康、舒适、宜居的理想之家。
以建筑品质为笔,以城市化进程为谋,为时代人居发展著启辉煌篇章。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建成投用、加快地铁平谷线等道路建设、新开工15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通州区政府今年的“折子工程”近日正式公布,涵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等“七大方面”总计138项。今年城市副中心继续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元。
13号线扩能提升将新建18站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地产主办第十四届地产中国论坛暨中国房地产红榜在北京举办,论坛以“家·国”为主题,把脉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新趋势,求索房地产行业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行业将从低迷走向自省,企业将从反思走向自强,市场将从踟蹰走向自新,共同寻求新模式的方向。
戴德梁行发布《2022年四季度北京写字楼零售市场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写字楼市场活跃度虽持续下滑,但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预计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市场将逐渐恢复正常,市场成交量将迎来大幅提升,零售市场也将迎来快速恢复期。
11月30日获悉,由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的《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经报请市政府批准,现已正式发布。《专项规划》提出,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全市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和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
在北京,每天的上班之路都如同一场与时间的博弈。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序拉开城市框架,积极承接功能疏解,主动实现深刻转型,呈现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北京通州,这座千年大运河畔的历史名城,由远郊区县成长为城市副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今朝所鉴,皆岁月精心雕琢。東外39號,东二环政经枢纽,商圈林立、中芯之上执掌繁华,携手国际大师赋能新一代城市地标。2022年4月25日,「世界遇鉴·中国馆邸」世界美学艺术沙龙在東外39號展示中心成功举办,意义非凡,踞东二环天赋之地,共振城市向上的变奏。
城市的发展速度,取决于其内在的动力;而城市的发展脉络,则更多展现在其对中心及辐射轴线的选择与聚焦上。
作为高段位的改善型产品,建发·望京养云以3·56亿 的成绩单,纵观京城楼市,为什么偏偏钟情建发·望京养云?
2021年,在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下,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普遍出现阶段性动荡,各大标杆房企纷纷在人口持续流入、购房需求充足、楼市去化表现稳健的北京加码拿地;三轮集中土拍如火如荼展开,新盘遍地开花。
近年来,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土地供应断代,供不应求造成入市项目的稀缺属性。鑫苑集团旗下的盛世天玺项目,择址城市副中心央域,凭借其良好的口碑、绿色健康与智慧科技等优势脱颖而出。
12月2日《月旦评楼》第三期走进北京城建·天坛府,诚邀著名历史学者纪连海、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北京城建兴瑞公司董事长蔡志强以及中国网地产总经理甘放,围绕伟大的北京中轴线、六百年祈天圣地天坛等国脉地标,与国匠心血打造的品质国宅--北京城建·天坛府,展开一场深度对话。
“焦虑”这个词,用在当下购房者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对于改善型购房群体。这一类群体相比刚需对于市场的认知更透彻,而且在后疫情时代,也更希望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8月10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发布 《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1)》。
每年,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老楼里的居民最关心的事儿就是:何时改造?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11日获悉,北京市住建委已于日前发布《关于确认2021年第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158个小区纳入今年首批老旧小区改造名单。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