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从“认房又认贷”到“认房不认贷”,一字之别的背后,是13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是政策层面适时调整优化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0天时间里,至少有24个城市全面执行了“认房不认贷”的政策。那么,政策落地执行,市场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新闻1+1》连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浦湛,共同关注:“认房不认贷”落地,效果如何?
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火爆,北京等热门城市酒店涨价的消息引发热议,尤其部分曾以价格实惠、服务标准化为卖点的连锁品牌经济型酒店,在一些热门地段的房价直逼千元,让很多游客直言“住不起”。
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各区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国领先水平……3月2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市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广州3月19日,从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2023年,广州市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203公顷,比近五年年均计划量(2211公顷)增加45%、年均实际供应量(2796公顷)高15%。
3月7日,广东省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广州市2023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该供应计划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跨年度执行至下一年度计划公布之日。
2月23日,澎湃新闻从吉林省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获悉,2023年长春市区(含九台区、双阳区)拟供应土地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服用地以及交通运输用地五大类,总面积2456公顷。
2月13日,澎湃新闻从贵阳市人民政府官网获悉,近日,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贵安新区办公室印发《贵阳贵安促进房地产领域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
市住建局牵头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措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
完善住房租赁市场是落实“房住不炒”、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黑中介、群租房等问题屡禁不止,哄抬租金、押金不退、发布虚假房源等乱象时有发生,不仅损害承租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近日,北京在全国率先颁布《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种种行业乱象有了“紧箍咒”。
9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称,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近日,主要用于解决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迎来春风送暖。
近日,主要用于解决新市民、青年群体住房困难问题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迎来春风送暖。
1月12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预计2022年的土地市场整体热度会延续2021年末低位运行的趋势。在“因城施策”政策指引下,部分城市会适度放松部分调控,但整体房地产政策面偏紧仍是大势所趋,2022年开发商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
1月10日,发改委等二十一部门印发《“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改善住房条件。
洗清浑水,贝壳驶向何方?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涉房内容首次出现了“预期引导”“良性循环”“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等提法。
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东莞成为继沈阳后又一个传出松绑限购消息的城市。近期,一则关于“12月在东莞购置新房无需社保”的消息不胫而走,激起东莞楼市千层浪,也引发了业内外广泛关注。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金融领域最核心的改革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改革。2019年8月,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人民银行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推动降低贷款利率。经过两年来的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重要成效,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为发挥好利率对宏观经济的重要调节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9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已印发实施,“十四五”期间,河北省力争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晚19时,A股42家房企披露了2021年半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759.78亿元,同比增长32.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5.86亿元,同比增长20.13%。销售毛利率均值为25.39%,而上年同期为29.59%。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