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中国2023年的首次降准来了。中国央行17日发布消息称,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2023年的“保交楼”任务依旧面临巨大挑战,地产行业的新生态仍然时刻生长变化。
针对中国今年会否考虑降息刺激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3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些主要变量水平是比较合适的,实际利率水平也比较合适。
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疫情冲击等接踵而来的严峻挑战,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过度依赖投资,统筹运用财政货币等政策,重点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3月1日,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2022年,建材行业克服疫情多发广发、市场需求持续偏弱、生产成本高位波动等因素影响,着力稳生产、保供给、调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运行稳中趋降、发展质量稳中有升的态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行业力量。展望2023年,在稳增长预期影响下,建材行业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2月22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发展中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把高质量发展建立在本质安全的基础之上。
2月23日,澎湃新闻从吉林省长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获悉,2023年长春市区(含九台区、双阳区)拟供应土地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服用地以及交通运输用地五大类,总面积2456公顷。
开车穿行在城市中,各类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驾驶员;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安全缴费、电子证明等民生事项“一站式办理”;坐在办公室,楼宇自控系统实时调节室内温度、照明……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崭新阶段。
2月22日,澎湃新闻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获悉,《北京市2023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简称“2023年度供地计划”)已于日前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实施。
品牌房企的领头羊项目,率先回暖。
近日,由中国交建参与“投建运”的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首列电客车在七经路车辆段成功入轨试车,标志着项目建设实现里程碑式跨越,运营筹备工作步入新阶段。
2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2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近日,自然资源部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举是否意味着自2021年开始实施的集中供地制度将被取消?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通知》的发布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更好地适应当下房地产市场环境,进一步助力市场平稳发展。
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府规字〔2023〕1号),推出12个方面55条政策。其中在房地产方面,《措施》提到,苏州将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以赴保交楼,切实维护购房者利益;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促进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回笼。
2022年的成都楼市,人气贯穿全年,新房、二手房价格月环比多次双双领涨全国;成都二手房价格更是在年末创下连续7个月同比涨幅第一的纪录。
1月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
辞旧迎新,2023年的经济形势如何?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即日起,本报推出“2023新年展望”系列报道,通过专家、学者的展望和预测,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消费者信心,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