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月8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科学大道一期3公里示范段已竣工,具备通车条件。预计到今年9月,科学大道一期主干道将全线通车。
12月29日,从杭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获悉,《杭州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日前已正式发布,将于2022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由地方政府出台的不动产登记规章。
工作日中午,西北湖畔,白领们走出写字楼,开始享受午休时光。
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这是人们期待中的理想城市元素。在河北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海口江东新区等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这些理想已然照进现实。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一幅幅未来城市的恢弘画卷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
为促进地下空间综合、系统开发,集约节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深圳司法局发布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从规划管理、用地管理、建设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管理办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快速化改造后的扬子江大道不仅形成了互联互通的路网新体系,同时解决了行人过街难以及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缺失等问题,完善了与沿线被交道的转向功能。
近日,由中国一冶承建的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北辰区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中心全部完工,正在进行最后设备调试工作。监控中心投用后不仅负责管廊系统状态监控运营、维护,还承担着地下综合管廊的综合运营管理任务,可以实现全天候高清监控管廊运行情况,第一时间快速处置突发事件。
目前,已形成公园城市“1436”建设总体思路、“1536”规划体系、“1515”指数评价体系,助力天府新区初步呈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公园城市形态。
地下综合管廊被称为城市的“生命通道”,也是21世纪新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技的飞速发展之下,“未来之城”是什么样子?
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网络热词。本月,南京江北新区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提升生态发展水平和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任务。在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方面,将按照“共生城”等先进理念,实施地上地下综合开发,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支撑。
本月,南京江北新区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提升生态发展水平和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五个方面提出19项重点任务。在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方面,将按照“共生城”等先进理念,实施地上地下综合开发,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支撑。 “共生城”的概念起源于瑞典,它是对生态城市的一种描述,通过对城市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有机整体规划,让各个子系统的组合达到“1+1>2”的效果,从而节省自然资源,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的。
北京环球度假区项目已进入开园倒计时。昨天,记者跟随通州区住建委工作人员探访施工现场,度假区周边市政道路、综合管廊的建设进入收官阶段——总长约54公里的53条市政道路目前已完成42.3公里,约占总体的80%,其中33条道路月底具备通车条件。总长约22.5公里的20条综合管廊,目前已完成约21.4公里,占总体的95.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新区首先就要新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上,要体现出前瞻性、引领性。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3月3日下午,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十四五”时期青岛建设高品质城市的重点任务和举措。
3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针对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等5个新城,提出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22日,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该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2020年实施BIM试点项目267个,涵盖民用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工程建设数据的有效共享和智能化应用。
22日,记者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该省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2020年实施BIM试点项目267个,涵盖民用建筑、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工程建设数据的有效共享和智能化应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基本编制完成,即将印发实施。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绿色发展新优势,成为北京发展新高地。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