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在4月7日举行的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这条主线,认真抓好自建房排查整治常态化工作,有效消除存量、管住增量。
昨天,市住建委发布最新修订的《北京市住房租赁合同》《北京市房屋出租经纪服务合同》《北京市房屋承租经纪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其中,自去年9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中明确,租房需进行合同网签和备案登记,这条要求也被写入了新版《北京市住房租房合同》中。
多地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就是要搬掉租房市场的“绊脚石”,给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体面的居所,是在为城市的未来积蓄力量,也体现着城市胸怀和民生温度,反映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多地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就是要搬掉租房市场的“绊脚石”,给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体面的居所,是在为城市的未来积蓄力量,也体现着城市胸怀和民生温度,反映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多地以地方性法规形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就是要搬掉租房市场的“绊脚石”,给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体面的居所,是在为城市的未来积蓄力量,也体现着城市胸怀和民生温度,反映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9月1日,《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个规范“住房租赁”、首个规范长租公寓等新兴业态的地方性法规,北京也是首个将“住有所居、房住不炒、租购并举、职住平衡”等写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白皮书(2022)。
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近日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百日行动”,积极开展经营性自建房排查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百日行动”,对危及公共安全的经营性自建房快查快改、立查立改。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明确了6大类12项更新内容,重点突出民生保障,充分体现首都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坚持“留改拆”并举,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值得关注的是,《条例》破解了城市更新实施的多个堵点,在强化规划土地保障、加大更新政策支持力度方面颇具创新突破。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近日发布《重庆市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将健全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两大体系,推动形成“保障有力、市场平稳、品质提升、治理有效”的住房发展新局面,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享乐居”迈进。展望2035年,城镇居民住房现代化基本实现。居民住房更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更加绿色宜居,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生活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全体人民“住享乐居”的新画卷基本绘就,共建共享的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
自2022年2月1日起,浙江省杭州市将施行《杭州市不动产登记若干规定》。据悉,这是浙江及全国省会城市中第一个由地方政府出台的不动产登记规章。
上海再次设立超百亿城市更新基金,以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万科、招商蛇口等五大房企纷纷入局。2021年在去杠杆、降负债的潮流下、叠加政策支持,城市更新发展步伐加快,房企纷纷加大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布局。
新一轮超大城市更新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超大城市,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逐步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对外开放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但也出现交通拥堵、房价高企、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大城市病”,城市空间迫切需要重构和焕新。
在2021年最后一个月内,从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国经济年会,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等关键词给2022年的中国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同时,也给房地产行业定下了新基调。
在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后,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房地产业发展作出部署,重申“房住不炒”,并且要求“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在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后,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房地产业发展作出部署,重申“房住不炒”,并且要求“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近期,有关个人房地产税试点的消息,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话题。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最关注的无疑是,房地产税的征收到底会不会造成房价的“大起大落”?
坐落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深圳建科大楼是一座“会呼吸”的大楼,整栋大楼通过最大程度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和低耗能设计,整体节能率为60%,达到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高级“三星级”标准。
《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将于10月1日起生效实施。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