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城市更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文旅部门13日在沪共同签署《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2023浦江宣言》,全面启动新一轮长三角文旅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
遗文化展示方式……近年来,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枣庄市台儿庄区聚力实施运河文旅融合战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激发传统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
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将以建设旅游强省为目标,以“五带”建设为重点,推进全域全季全业旅游示范创建,构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打造品牌、引客入冀为重点,持续扩大宣传营销,推动旅游市场恢复振兴,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休闲度假新时尚。
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2月18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行业恢复振兴,着力推进公共服务、助企纾困、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文旅行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多项文旅工作实现创新突破。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年底开放、三山五园文保示范区今年建成……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的年度文博领域重点任务显示,北京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今年年内一批博物馆、文化公园将“上新”。
从西青区获悉,西青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元宝岛)一期项目近日正式开工。
从西青区获悉,津西青(挂)2022—02号公园绿地于近日顺利摘牌成交。
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建设规划有何亮点?着力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微中心”,西青区如何实现从发展中城镇向现代化活力新城的全方位转变?
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积极对接京津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产业和品牌,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努力推动形成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协同、平台渠道共用、规范标准共管、精品线路共推的发展机制。
日前获悉,今年西青区将重点聚焦4方面,加快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城,展现西青新时代新活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近日发布。《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全面建成,并要推进大运河与环球主题公园实现水上连通。
在近日的西青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图片展上,最吸引人眼光的便是“运河明珠”规划蓝图。这幅壮观、亮丽的“运河明珠”规划蓝图,正是由出席西青党代会的300多名党代表共同拼成的。未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整体风貌,以突显明清天津运河的古风古韵为总基调。
11月30日,财政部印发《支持浙江省探索创新打造财政推动共同富裕省域范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推进浙江省明晰各类转移支付功能定位,优化转移支付体系和结构,更好发挥一般性转移支付均衡区域间基本财力配置,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落实,专项转移支付引导下级干事创业的作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支持浙江省率先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到“十四五”末,全球消费资源集聚特征明显,消费升级新高地效应突出,中心城市引领带动作用增强,形成在更大范围内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再经过3至5年努力,构建起强大消费实现功能,成为具备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全球消费资源聚集地、全国消费者向往地和展示国内大市场风范的亮丽名片。
记者从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打造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方案已于4月1日,经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本市将全力推动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
今年伊始,西青区已将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写入区政府工作报告,公园将分为3个板块,分别是:元宝岛板块、历史名镇板块和文化学镇板块。不远的未来,国家级文化公园将全面落地西青,未来的西青区发展将不可限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要求各相关部门和沿线省份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于近日正式印发。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发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