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达芙妮•杜•莫里哀在经典小说《蝴蝶梦》的开头写道,烘焙而出的美食散发的香味,闻得就叫人觉得愉快。
零售行业环境惨淡,从鞋履巨头难挡颓势的业绩表现上可见一斑。10月24日晚间,百丽国际发布中期业绩报告(自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上半财年,公司经营收入19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中期盈利17.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7%。
最近,一份全球实体店阵亡名单在朋友圈广泛流传,零售业萧条、百货关店、达芙妮等本土品牌退败……在电商、房租、消费者习惯改变的多重作用下,实体店大洗牌的危机又一次被推到台前。
曾经是上世纪90年代鞋业市场一线大牌——达芙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境。去年在闭店、减员、打折等措施下,仍未能让业绩走出亏损的阴霾。日前达芙妮集团向投资者发出盈利预警,今年上半年经营继续亏损,反映企业成熟店铺销售情况的同店销售增长率下降11.7%。公开资料显示,从2015年至今该集团已关闭实体店铺1277家。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了解到,包括百丽在内的多个著名鞋类品牌也同样遭遇了零售业寒冬。
一波“关店潮”从去年开始已经席卷了整个连锁零售、商超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综合来看,传统零售行业无论卖的是生活用品、大件家具,亦或是鞋子包包,活得好与不好,大部分仍然要归因于企业自身的内功,剩下的很少一部分原因才与电商或者O2O等有一定的关联。
据达芙妮公布的上半年运营情况显示,截至6月30日,销售点数量(包括直营店和加盟店)上半年净关闭85家,同店销售增长率同比减少5.5%。
2013年2月,位于深圳龙华镇的百丽鞋业一路高歌猛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百丽国际股价更创下17.86元的历史最高价。但是,令人没想到的一幕接踵而至,其后百丽遭遇了中国鞋业最不景气一年,其股价迅即又一路下跌近一半。从巅峰到低谷,生存状态犹如过山车一般。
日前达芙妮国际公布了其2013年四季度及全年营运情况。根据公告显示,达芙妮2013年核心品牌(“达芙妮”和“鞋柜”)业务同店销售额第四季度下跌5.4%,全年下跌10.4%。在去年第四季度,其核心品牌销售点大幅净减少245个,全年减少50个。
1月20日晚间,达芙妮国际(00210,HK)公布了2013年四季度及全年营运情况。该公司表示,受消费及天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13年核心品牌同店销售下跌10.4%,净利润更是显着下滑。此外,2013年门店减少了50个,而2012年门店增加了767个。
在杭州,黄龙体育商圈早就被称之为“地产财富的心脏”,它是杭州城里一块炙手可热的皇家宝地。而在12月1日中午12点多,黄龙体育场商圈内发生火灾,浓烟导致十多家商铺暂停营业。在着火点不到50米的背后,是黄龙沃尔玛商场。火灾对这里的商户们来说,简直是“油上浇火”。“我们一直盼望着商铺能红火起来,可是这场大火又把希望烧没了。”商户贾女士说。
近日,多家媒体援引百丽方面的消息称,百丽将不再分销中国动向的Kappa产品。而就在百丽传出斩断合作消息的当下,恰好撞上公司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12年下半年业绩出现下滑的关键点上。
“我们认为,过去行业过分依赖批发运营的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以零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是必然的。这种以零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是整个行业的一个创新。”近日,李宁公司品牌公关总监李纬对记者说道。
据百丽近日公布的国内零售营运数据,2012年第四季度,百丽在国内的零售店铺数目净增889家,截至2012年12月31日,百丽在国内共设店铺17564家,其中12090家为鞋类店铺,5474家为运动服饰店铺,全部店铺均由百丽直接经营管理。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