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城市商圈是居民消费的重要平台,一些特大型商圈甚至成为城市地标。相比之下,商圈主街外不那么显眼的支马路,以往只能扮演配角,在吸引消费方面没太多存在感。
北京7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局长丁勇在7月26日召开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专场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北京市将新增240万平方米左右商业设施面积,主要分布在平原新城地区,将极大改善北京商业设施供给现状。
累计引进首店3177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217家……在昨天举行的“品创·全球品牌节2023”开幕式上,市商务局披露了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最新“成绩单”。两年来,北京消费市场“高科技、大平台、多商圈、重品质、强保障”的优势不断凸显,今年前5月,全市总消费额同比增长8.9%,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25.9%,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复苏。
老旧居民小区“变身”文创街区、废弃厂房改造成音乐餐吧、大型商圈提档升级……在重庆市江北区,传统商圈和老城区不断涌现“新花样”,众多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带动客流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持续攀升。
北京2月10日,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辟新局面。今年,北京将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
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1月4日,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更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建设。继续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向高精尖产业、民生等领域倾斜,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更新对于功能的复合型和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工业片区作为见证工业历史、传递工业文化、展现产业变迁的特色城市空间资源,是城市更新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近些年,天津对老工业片区进行改造再利用,充分挖掘其价值。越来越多的旧厂房变身“新地标”,“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产业秀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近日,通州区政府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商业品牌塑造工程,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商圈,加快传统商圈提质升级,支持各类品牌首店首发,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
近日,商务部公示了首批12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和16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店名单,我市佛罗伦萨小镇商圈、创意米兰时尚生活广场分别上榜。
日前,市规划资源局公示《天津津城城市更新规划指引(2021—2035年)》(以下简称《指引》),并公开征求意见。《指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津城城市更新的类型、内容、重点范围等。
日前,市规划资源局公示《天津津城城市更新规划指引(2021—2035年)》,并公开征求意见。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截至目前,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的项目已达40个。
无论是老旧厂房“腾笼换鸟”、传统商圈的改造升级,还是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性修缮、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改造,在城市减量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城市更新面临多个堵点需要破解。城市更新内涵丰富、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这样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各个关节的瓶颈,首要是建立适合当前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
在减量发展下,北京这轮城市更新既有大开大合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又有绣花功夫的功能优化和精细治理。
5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印发《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的通知,该规划是全国首个超大城市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制定的城市更新规划,规划范围为北京市行政区域,以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及地区、生态涵养区新城为主;规划期限为2021 年至 2025 年,远景展望到 2035 年;其中涉及到鼓励传统商圈等存量资源升级改造、推进商圈商场提质增效等多项与商圈、商业相关的改造规划。
2021年,首开股份以628.8亿元销售额再次夺回自2019年起被中海抢占的北京市场销冠宝座。
目光聚焦本市核心商圈和平路金街,一座购物中心历经五年高速发展正迎来新的起点——2017年落户天津的天河城购物中心忙着筹备五周年庆典。而就是这五年,恰恰见证了天津商业高质量发展的历程。
3月24日,在兴创国际中心项目内,一场“新国门科创总部区价值发展论坛”拉开序幕。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