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5日透露,截至2023年4月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项贷款余额达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高于全国2.0个百分点;川渝两地金融机构累计对川渝合作共建重大项目授信9953亿元,今年年初以来累计发放贷款765亿元;成渝地区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9.4%、17.6%、18.7%,高于2022年同期8.3、8.1和4.8个百分点。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近日发布《重庆市城镇住房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重庆市将健全住房保障和住房市场两大体系,推动形成“保障有力、市场平稳、品质提升、治理有效”的住房发展新局面,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享乐居”迈进。展望2035年,城镇居民住房现代化基本实现。居民住房更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更加绿色宜居,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生活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全体人民“住享乐居”的新画卷基本绘就,共建共享的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
战略升级,金科和成渝一同成长
67个重大项目开工60个,累计完成投资1708.6亿元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透露,在2020年推出的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基础上,今年两地又滚动安排合作共建重大项目67个。截至6月底,已开工58个,完成年度投资414.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37.9亿元。
“都市圈会面临分工问题,比如体育馆、音乐厅不要重复建设,要建,也应当考虑功能的差异化。”近日,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盛毅在成都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协同发展论坛上谈到。
到202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21,一个时代的开局,一段历史的焕新。
6月23日上午,首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博览会强调川渝合作,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截至5月底,川渝合作共建的67个、总投资1.57万亿元重大项目已累计开工56个,完成投资1447.1亿元,其中2021年完成投资323.9亿元。
6月17日,一场特别的“推介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在上海举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两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以重大项目投资为牵引,制定了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按照“一项目一专班一方案”推进,如今捷报频传。
6月4日,在四川德阳举行的成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大会上,来自四川成都、德阳以及重庆渝北、江北等8个市、区发布《合作宣言》,将聚焦强链条、育集群、建体系、促合作,共建成渝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川渝合作,又有大动作。6月4日,德阳。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江津区、永川区八方经信部门和相关装备制造企业齐聚,并共同按下“启动键”:川渝地区八方协同,建设世界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5月2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永川召开。
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5月9日至5月14日,由四川省外事办公室和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联合主办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外媒体采访活动举行。
近日,达州市政府授权达州秦巴无水港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与重庆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四川港投川南港务运营有限公司、达州钢铁集团、重庆市万州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从四川广安邻水县城到高滩镇,经包茂高速、210国道,一路上关于“高竹新区”的宣传标语,成为了导航的路标。
四川地处我国内陆经济腹地,也是科技创新聚集地和新的开放前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又为四川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部署,四川如何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记者对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进行了专访。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