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6月22日,2022年首批次22城集中供地全部完成。中指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22城共计推出涉宅用地469宗,最终成交397宗,成交规划建面3907万平米,首批次共计成交出让金4969亿元。
首批集中供地共成交397宗,总成交率84.65%,流拍及撤牌地块72宗,流拍地块占比较去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明显减少。受城市供应端影响,22城首批次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907万㎡,较去年首批次减少6628万平米,同比降低62.9%;较去年三批次减少2058万平米,降低34.5%。成交出让金4969亿元,较去年三批次减少908亿元,占去年全年成交21.9%。此外,各城市成交差异明显,城市间土地市场热度分化显著,部分城市土拍市场回温加速。
三四月份是各个城市第一轮集中供地推出的时间,相比之下,受市场融资环境以及土地供应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百强房企的投资压力不减,拿地规模萎缩明显。据机构数据显示,1-4月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有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
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有所恢复,但还局限于优质地块及核心城市,距离整体恢复还需要时间,基于政策面风向的转变,预期下半年恢复态势有望持续。
刚刚过去的11月,北京新建商品房市场整体成交量走低,但中高端项目表现强劲,均价10万+的楼盘成交量环比增加约74%。
8月北京新建商品房(不含拆迁房,商品住宅、共产房、写字楼、商业)供应市场保持平稳,成交市场小幅下滑。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上周(8月23 -29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82.02亿元,环比前一周上涨23%,市场止跌回升。
上周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82.78亿元 环比下跌19%。
8月5日,中国网地产频道视频直播类栏目《领先楼盘》聚焦和光瑞府。中国网地产总经理甘放、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携手和光瑞府营销负责人杨洋,展开了深度对话。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7月北京新建商品房(不含拆迁房,商品住宅、共产房、写字楼、商业)供应市场环比有所增长,成交市场小幅下滑。
上周(6月28日-7月4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116.2亿元,环比前一周下滑5%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上周(5月10日-16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88.05亿元,环比前一周大增102%。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上周(4月5日-11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55.18亿元,环比前一周下跌32%。
根据北京中原的统计数据,上周(2月15日-21日)北京新建住宅市场(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18.29亿元,环比春节前一周(2月8日-14日)(仅3天有网签记录)下跌15%,比2月初(2月1日-7日)成交额下跌72%。
2021年首月,北京新房市场走出了“淡季不淡”的行情。从成交情况来看,1月单月的成交量超过2020年各月,为2021年楼市开了个好头。而新房库存也在半年来首次跌破7万套。
根据北京中原的统计数据,上周(1月25日-31日)北京新建住宅市场(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82.96亿元,环比前一周成交额上涨13%,连续3周攀升。
根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的统计,2020年北京住宅用地供需均有所回落,宅地楼面价&溢价率止跌回升。
1月21日,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的统计,2020年,环京住宅市场(廊坊市区+燕郊+香河+固安+张家口+石家庄)整体表现为量价齐升,除固安外,其他城市均量价齐升;监测城市累计成交5.28万套,成交套数同比上涨11%;成交面积579万㎡;成交均价为14772元/㎡,同比上涨11%。
2021年开年,北京新房市场成交态势回落。市场连续奔跑了9个月,是时候该喘口气了。新房整体成交额下跌45%,但还是有一批项目开始抢跑。
2020年已经收官,北京新房市场成交如何?房价是涨是跌?共有产权房、限竞房等又呈现哪些交易特征?北京中原地产1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新建商品房市场中的居住类产品(不含回迁房,包含普宅、豪宅、别墅、共有产权房)共销售62031套,同比2019年增加3210套,连续4年走高。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