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其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规律,是科学研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健全房地产市场长效体制机制、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等具有重要价值。
8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振扩大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包括强化大宗消费支持、优化服务消费供给、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优化城乡消费环境等四大方面共40条政策措施。
6月21日,北京市房山区全力打造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集群、先进基础与关键战略材料产业集群、智慧医工服务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和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四大产业集群都达到500亿级。该区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前5个月企业净流入2112家。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改革迎来新举措。据悉,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绿化局研究起草的《关于加强点状配套设施用地管理 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试行)》,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审议通过,目前已印发实施。《指导意见》对农村产业发展中确需就地配置少量必要配套设施的用地标准进行了规范,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能级、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城市更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3月14日,据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官网,为贯彻国家和省、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落实惠民惠企措施,更好满足群众合理购房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近日,酒泉市政府出台《酒泉市激励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北京2月21日,2023年度北京市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90至3630公顷,与2022年基本持平。北京继续坚持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在中心城区的供应比例保持在20%左右,重点向城市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倾斜。
日前从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昌平区小汤山镇国土空间规划及集中建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0年—2035年)》获得批复,这也是昌平区首个获批的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提出,将小汤山镇建设成为北中轴延长线上汤泉文化特征明显、生态农业特色突出、现代科技服务业发达、居住环境宜人的小城镇。
北京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五年来,北京奋力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第一阶段减量发展任务,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今年将积极拓宽减量提质路径,城乡建设用地再减8平方公里左右。
《北京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2021年—2035年)》草案近日在市规自委网站公示,听取公众意见。规划显示,副中心拓展区为副中心以外的通州区辖区,由亦庄新城(通州部分)和9个城镇组成。拓展区要建立创新驱动、众星拱月、以城带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建设成为首都新型城镇化典范地区。
12月9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发布《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购房的指导意见》,有效期至2026年12月31日。
空气质量全面达标、首都功能核心区逐步“静下来”、城市副中心重大项目梯次推进……11月24日,市政府向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书面报告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情况。目前总体规划实施第一阶段目标已全面完成,第二阶段实施工作正有序开展。为了让广大市民了解总体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总体规划实施成果展目前正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举办。
10月26日至28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生态修复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国土整治中心赴唐山市和廊坊市开展片区镇村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地调研工作。此次调研以选择产业、地域、交通、文化相近的片区镇村为原则,以形成一批实用、管用、好用和可复制、可推广的规划样本为目的,探索推进片区镇村国土空间规划。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五年以来,总体规划实施第一阶段目标已全面完成,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现状减量发展的超大型城市。规划实施成果展14日起在京展出。
经市政府批复同意,《天津市工业布局规划(2022—2035年)》日前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正式发布。
在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土地市场的统一被放到要素市场改革首位,透露了不少未来改革方向。比如,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将与人口吸纳挂钩,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在建设用地增量逐步递减之下,将统筹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城市建设不再“摊大饼”而将注重城市更新;将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
首都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以绿隔为主体的城乡结合部地区是关键一环。近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减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由北京市政府批复,继核心区建设和副中心建设之后,全面谱写总规实施的第三篇章。记者从市城乡办获悉,《行动计划》集中梳理确定了近200个项目,预计较2020年持续压减城乡建设用地,将一绿绿色开敞空间提至约43%,二绿提至约66%,补强居住及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短板。
2月28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2022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的通知。
据中国政府网6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明确,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据中国政府网6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明确,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