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房地产市场优化调整政策频出,巩固楼市企稳态势。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来,各部门发声将大力支持刚需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指导银行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落实“认房不用认贷”等;各地因城施策,陆续出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增大契税补贴力度、鼓励居民购买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作首付等政策。
近日,从中央到地方,各类房地产市场优化调整政策频出,巩固楼市企稳态势。自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以来,各部门发声将大力支持刚需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指导银行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一步落实“认房不用认贷”等;各地因城施策,陆续出台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限、增大契税补贴力度、鼓励居民购买自住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作首付等政策。
楼市尚处调整阶段,政策信号明显已有城市优化调控。7月房企的间接和直接融资仍有压力,销售回款也较为疲弱,一定程度上困扰开发商加大投资力度。相较而言,保交楼取得持续进展。7月地产销售继续筑底,部分房企流动性风险暴露,供需两端的政策优化有望缓解行业的阶段性压力。核心一二线城市调控有望进一步放开,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为行业带来新机遇,重点布局高能级城市的房企有望受益。
今年以来,已有100多个城市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超300次,对稳定楼市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要看到,部分城市调控政策短期化倾向明显,促进楼市健康发展,还需强化中长期调节思维,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房地产市场深层次问题。
12月26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宣布,暂停实行莞城街道等5个地区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这意味着,东莞市全域取消楼市限购。这是继佛山之后大湾区又一个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
进入12月,决策层对房地产连续有了一系列表态:12月14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要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12月15日,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地产置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任务之下,并提出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12月9日,广东省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通知》。新政明确,2022年12月10日起,在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南海区桂城街道、顺德区大良街道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须自商品房买卖合同网签备案之日起满3年方可上市交易。上述区域暂停实施住房限购政策。
—二手房市场出现的明显回升,并未带动新房市场回暖。
近期,楼市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二手房市场出现的明显回升,并未带动新房市场回暖。
降首付比例、调整限购政策、提升公积金贷款额度、发放购房补贴……2022年上半年,中央不断释放稳地产信号,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发布频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地方打出“组合拳”,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2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下半年趋势展望》。报告指出,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商品房销售规模大幅下降,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首次负增长。
自5月开始,楼市“松绑潮”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效果如何?据克而瑞统计,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1%,成交单月和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其中部分二线城市诸如苏州、杭州、南京等迎来轮动复苏行情。不过,福州、大连、南宁、昆明等整体成交尚在低位徘徊。
2022年以来,各地积极结合自身情况出台相关调控措施。
热点一二线城市需求较为旺盛,因此政策优化较为谨慎;普通二线及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较大,政策调控频次较高,但市场对调控措施政策敏感性弱,政策效果不明显。
随着楼市政策松绑效益的加速显现,6月各地楼市进入加速恢复阶段,其中部分强二线城市复苏效果强于其他城市。
展望未来市场走势,报告指出,预计下半年全国二手房市场呈现逐月修复态势,成交量同比降幅不断收窄。
各大省会城市的楼市调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调控效果又如何?
6月27日,贝壳研究院发布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50城二手房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50城二手房市场低位修复,市场量价及预期均有改善;“强二线”城市复苏效果明显强于其他城市。
6月20日,地产股开盘即涨,佳源国际控股、祥生控股、禹洲集团等涨幅均超20%,碧桂园、大唐集团控股等房企股价普遍拉升。
纵观长三角区域这一轮楼市政策调整,不同层级城市政策尺度不同,有的城市直接取消限购,有的城市则是放宽限购、限售政策,整体特征是因城施策。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