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6月1日,受各地供地“减量提质”影响,今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土地成交规模下滑,但地价明显上涨。
2022年1-8月,前50房企中民企上榜数量共计28个,较2021年同期下降4个,民营房企的市场占有率显现出明显下滑态势。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土地市场也迎来集中供应期。目前,土地供应“两集中”的22个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已公布首批次集中供地,宁波和无锡开启了首批次供地“预申请”模式,北京、福州、合肥和青岛4个城市完成了首批次出让。
从目前情况来看,住宅用地供地节奏较去年首批次有所提前,优质地块推出量增加,土拍规则进一步优化,下调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比例等。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土地市场也迎来集中供应期。
2月24日,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
1月21日,澎湃新闻从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公布的《广东省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21年度)》获悉,广东省2021年末,总体地面地价为17103元/平方米,其中,商服、住宅、工业平均地价依次为10089元/平方米、9576元/平方米、1118元/平方米。
这场持续一年的住宅用地供应“批发”,22城累计成交住宅用地2064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约2.44亿平方米,累计完成出让金超2万亿元。
随着北京、郑州第三批集中供地落幕,除了将在2022年1月进行第三次土拍的宁波,2021年首次实行的重点城市集中供地画上句号。
12月22日,长沙迎来第三批集中供地,共推出26宗地块,总出让面积约165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153.5亿元。最终,除了3宗叫停出让的地块外,23宗成交地块共揽金约144亿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克而瑞监测城市的土地市场供应量达到年内最高水平,经营性土地供应总建筑面积为65179万平方米,环比大涨141%,同比上涨了9%。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被放在重要位置,多地出台了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计划及目标,2022年建设有望提速。保障性住房或成为稳需求的重要抓手。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新近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三季度住宅用地供应0.9万公顷,环比下降20.37%,同比下降37.11%,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速为2015年以来单季最低。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新近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三季度住宅用地供应0.9万公顷,环比下降20.37%,同比下降37.11%,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速为2015年以来单季最低。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新近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三季度住宅用地供应0.9万公顷,环比下降20.37%,同比下降37.11%,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速为2015年以来单季最低。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新近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显示,三季度住宅用地供应0.9万公顷,环比下降20.37%,同比下降37.11%,住宅用地供应同比增速为2015年以来单季最低。
全国22城第二轮“两集中”土拍陆续拉开帷幕。截至9月13日,福州、青岛、天津、济南四城已揽金约837亿。房企相较于第一轮高溢价“抢地”,第二轮土拍市场明显冷静,在拿地策略层面也出现了分化。由此看出,集中供地政策的出台,目的不仅是稳定市场,还是对中小型房企的一种考验。如何把握稳地价需求与市场诉求之间的平衡点,还有待观察。
“房地产市场调控长远来看是好事。” 新力控股董事长、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张园林在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103.HK,以下简称“新力控股”)2021年中期业绩报告会上表示。
今年以来,政策面不断强化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国多地对土地供应端的精细调控加强。下一步,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相关规则,助力稳定预期。
今年以来,政策面不断强化要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国多地对土地供应端的精细调控加强。下一步,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完善相关规则,助力稳定预期。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