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在上海人民广场东侧,有一座建筑,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顶部网格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寓意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这便是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在日前举办的2023数字城市论坛上,公布了来自全国的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其中,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报送的“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天津样板’──天津‘城市大脑’建设”案例,获评“2022—2023数字城市卓越贡献类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开车穿行在城市中,各类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驾驶员;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安全缴费、电子证明等民生事项“一站式办理”;坐在办公室,楼宇自控系统实时调节室内温度、照明……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崭新阶段。
2023年,昌平回天地区将实施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文体绿化、市政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城市更新等7大领域重点项目,推动天通苑电力设施改造等79个项目建设,实现回龙观体育文化公园南部场馆等24个项目投用。这是记者昨天从昌平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新时代首都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幸福”。北京市委市政府牢记“国之大者”,用一根热线“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根线”,落细落小、多办实事、办好实事,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撬动了一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
近年来,重庆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步伐,着力培育壮大智能产业、丰富拓展智慧生活、优化提升智治水平,让城市更“聪明”,生活更“智慧”。刚刚落幕的2022智博会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城与人之间的链接更便捷、融合更深入。
7月20日,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实施方案正式获批。
记者21日从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获悉,生态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实施方案正式获批。
当智慧之光照进现实,不可否认的是,“未来”已来。
作为世界智能大会永久展示基地、也是国家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和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在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通过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中新天津生态城道出了答案。
为防范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生态城在原有燃气安防建设的基础上,在“场站”“管网”“用户端”三大场景内提升智慧应用,实现三大场景全面覆盖、安全检测无死角。
作为世界智能大会的永久展示基地,中新天津生态城今年将推出哪些值得期待的智慧应用场景?在智能中遇见“未来”,有多少种“打开方式”?
智能管理让市政设施更安全、智慧平台让出行更快捷、智慧社区让生活更美好……当前,不少地方都在布局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新城建”新在何处?进展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营收来源高度集中的特发服务,正感受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苦涩与无奈。
今年7月,《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作为全国首份针对数字政府的省级专项规划和未来5年广东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的总纲,《规划》明确,2025年全面建成“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广东数字政府2.0”,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2月13日,为推广老旧小区改造经验做法及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观摩会”在青岛胶州市召开。
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强用好“城市大脑”,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全市数据资源系统按照“1136”的思路构建“数字合肥”框架体系,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合肥”建设赋能新阶段“七城”建设,争当全国数字经济“优等生”、智慧城市“领头雁”。
构建“一岛一湾、三城一镇、两屏村居、九廊交织”融合发展的城乡空间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沈阳市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将“全面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整洁、有序、安全、智能’的城市管理新风貌”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予以推进。
城市有机更新不仅是重大的民生工程,而且是激活老城区活力的经济工程,更是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工程。新时代城市更新更重要的内涵与使命是城市的环境更新、产业更新及人的更新,这是新时代赋予城市更新的新定位、新要求。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