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28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巢马铁路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施工现场,一台1800吨级架梁吊机缓缓起吊,将大桥南侧重达1182吨的首节段钢桁梁安全平稳架设至预定位置,大桥建设实现突破进展。
1月4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土地摘牌;2月1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启用;4月26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揭牌……长三角地区正以科创为发力点,密集对接技术、人才、资本要素,推动“大走廊”迸发大活力。
5月10日,“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浙江站走进浙江平湖,感受平湖如何用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4月10日,在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世界最大跨度三塔公铁两用斜拉桥-——巢马城际铁路马鞍山长江大桥现场,一节重达387吨的钢塔在15000吨米塔式起重机的吊装下,精准对接到217.5米高空的3号主塔墩混凝土塔柱上,标志着大桥首节钢塔顺利吊装到位,大桥建设进入上塔柱—钢塔施工阶段。
在上海人民广场东侧,有一座建筑,主体造型从中国传统的城门形态中获得设计灵感,顶部网格状的结构让建筑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寓意盛开的上海市花——白玉兰,这便是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安徽马鞍山3月21日,由中铁四局承建的新建巢湖至马鞍山城际铁路(以下简称巢马城际铁路)新大金山隧道施工处,伴随着悬臂式掘进机的轰鸣声,切割臂钻破上台阶工作面最后一层厚厚的土石方,标志着巢马城际铁路实现全线首个隧道贯通,为打通马鞍山南至马鞍山东站间联络线的架梁通道提供重要保障。
十年1.4亿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有序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7万个。
2022年长三角新增高铁超130公里,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超过6600公里。
近日,中国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示范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803.6平方公里以内,较现状建设用地减少15.7平方公里。
沪苏两市将进入地铁同城化时代。据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消息,苏州轨交11号线(原名S1号线)预计6月开通运营,届时将在花桥站和上海地铁11号线无缝“牵手”。苏州轨交11号线长41.27公里,设站28座,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向东止于位于昆山的花桥站,与国内首条跨省地铁——上海地铁11号线在花桥站相接。
1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实施方案的通知》。
1月6日,由安徽省铜陵市交投集团建设、中铁大桥局承建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北引桥首孔铁路现浇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G3大桥北引桥正式进入了上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住户存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方式吸收的居民储蓄存款及通过其他方式吸收的由住户部门支配的存款。住户存款在区域分布上有何特点?近日,各地统计部门陆续公布各城市2021年末住户存款余额。数据显示,中国已有14个城市住户存款余额超1万亿元。
11月30日,从陕西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西安东站、西延高铁西铜段、康渝高铁陕西段11月30日同步开工建设。
上海11月14日,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获悉,14日上午,示范区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举行,包括生态环保类7个,创新产业类4个,互联互通类2个等1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06.1亿元人民币。
9月8日,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8日举行“博望十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此次集中开工重点项目19个,总投资103.6亿元。
郑学选表示,中建集团将全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投资和资源引入力度,深度参与苏州城市建设,深化双方“双碳”领域合作,引导更多优秀子企业落户苏州、扎根苏州,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助力苏州经济社会发展,为苏州加快建设展现“强富美高”新图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9月5日,2022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开幕式暨数字经济峰会,在南京举行。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5日消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有利于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更高水平协同开放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及科创平台项目建设。
8月26日,城投控股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