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北京新房成交量止升转降,朝阳区位居区域成交首位
“情满京华·共建宜居城市——2023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推介会”在北京国际财富中心举行。
北京5月26日,“戴上VR(虚拟现实技术)眼镜,机电管线的布设看得真清楚,一目了然。”近日,在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北京保利未来科技城项目北区机电安装工程验收现场,施工人员通过佩戴VR眼镜,很直观地看到隐蔽在墙体内的机电管线排布情况。
5月24日,自2018年以来,北京市建立了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的长效机制,已分九批推介了近830个项目、总投资超1.1万亿元。今年第一批公开推介项目共计149个,总投资1308亿元。这是笔者今天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的。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昌平分局紧抓“能力提升年”主题活动契机,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分区规划、“十四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狠抓土地要素保障,高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梯次释放优质产业空间,计划完成2000亩以上产业用地供地任务,加快推动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承载高精尖产业发展。
5月17日晚间,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二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29宗用地,土地面积158公顷,地上建筑规模307万平方米,拟出让时间段为2023年5月17日-2023年9月8日。
5月1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23年第二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
4月北京新房成交量价延续齐升态势,西城、海淀等6区成交走高
北京4月25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4月25日上午,2023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推介会在京举行。本次推介会共推介了73个拟于年内供应的项目,其中,八成以上位于“三城一区”、产业园区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中心城区项目22个,占比在三成以上;副中心及平原多点地区项目39个,占比近五成;生态涵养区项目12个,占比近两成。
据北京住总集团消息,一季度建筑业板块新签合同额70.71亿元,同比增长24%。
从昌平区城管委获悉,全区已启动今年新一轮背街小巷整治,将完成66条背街小巷治理。未来三年,昌平预计完成202条背街小巷整治。结合区域功能、历史风貌,昌平还将开展背街小巷精细化设计,组织“精品宜居街巷”“首都文明街巷”等评选。
今天上午,北京市交通委解读2023年交通工作计划时介绍,围绕“优化路网结构、提升路网密度、打通断头瓶颈、支撑区域发展”等目标,北京正在完善快速路网,今年重点推进安立路、北清路、京密路等快速化改造。
3月北京新房成交量价齐升,朝阳、大兴等14个区域成交走高
上述政策正式落地后,将会有效解决北京人口的居住问题,促进住房需求的释放,有利于北京房地产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同时有望为其他热点城市提供参考借鉴,助推全国房地产市场情绪进一步修复。
近日,不动产咨询机构首佳顾问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土地招拍挂市场共成交土地111宗,平均溢价率同比降低0.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成交土地面积接近总量的5成,成交金额约占总额的近9成。随着社会经济活力逐步恢复,今年北京楼市活跃度明显提升,呈现复苏回暖态势。机构预计,土地市场将企稳回升,新增住房供应将以纯商品房为主导,改善型项目居多。
回天地区首条商业步行街“五一”开街,与地铁生命科学园站接驳的超极合生汇年底亮相……今年,北京消费市场将陆续上新一批崭新的商业综合体,众多传统商场也在加速改造升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本市预计新开23个大型商业项目,约为近4年新开商业面积之和。
北京4月2日,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开发建设按下“快进键”,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今天,昌平区政府与意向参与新城东区建设发展的相关企业和专业机构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同时,15家企业作为首批发起单位代表成立“昌平新城东区共建联盟”,努力建设“现代之城”“活力之城”“品质之城”“宜居之城”。
3月23日,该住宅项目被命名为“首开·梧桐山语”,正式亮相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
新道路开建,近两年首条骨干路通车,约20条续建道路建设正酣……近期,未来科学城交通配套建设捷报频传。笔者3月30日从未来科学城集团获悉, 安居路(七辛中街 至 七辛北街)道路及管线工程于近日开工建设 , 将为周边的小米智慧产业园、万达广场等提供交通配套。此外, 黄平西路(回南北路至定泗路)也于近日实现通车 , 这一骨干路可从北五环直抵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
3月23日,北京成功出让两宗涉宅用地,均位于昌平区,总成交金额39.995亿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