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以城市为载体布局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
5月10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关于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发展的意见》,介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加强工地管控、促进复工达产有关情况。
5月7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红桥区介绍了该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经验。
5月6日,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和良性循环若干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共计20项政策措施。
前不久,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消息:今年,重庆住建和财政部门将联合行动,按照每人4000元的补贴标准,在潼南、荣昌、武隆、奉节、石柱、巴南、铜梁、忠县、酉阳等9个区县开展传统建筑工匠培训。
4月27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召开2022年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项目攻坚年”推进会暨安全稳定工作会,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公布:今年一季度科学城核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在波动的2021年市场,诸多房企面临着“超级压力测试”的普遍情况下,融侨集团于4月29日发布《2021年度公司债券报告》,交出了一份“健康”的答卷,成为如今业内少数“三道红线”全绿档企业,维持稳健发展。
行业波动发展周期下,世茂股份正奋力前行。
2022年1月,住建部提出:要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加强新型传感、智能控制和优化、多机协同、人机协作等建筑机器人核心技术研究,研究编制关键技术标准,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
4月20日,北京统计局发布2022年1季度北京市建筑业生产情况。
日前,10个项目签约落户天津滨海高新区,总计投资额约为73.56亿元,涵盖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领域,为滨城发展再添新动力。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日前,滨城首个城市更新项目在杭州道街建材路片区全面启动,加快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号角已经吹响,打造产城融合新高地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
刚刚,位于雨花滨江的东原印未来新领10、13、16号楼销许。
东六环入地改造施工现场,“运河号”盾构机在运潮减河下40余米深处完成穿越,成功将沉降控制在3毫米以内;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部,千余名工人正抢抓工期,力争“三大建筑”在今年底基本完工……
日前宝坻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230亿元的25个项目启动建设,涉及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多个领域。
日前,雨花台区上了“头条”!
8年来,天津市紧紧抓住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着力唱响“双城记”,深度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在津实施,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描绘出一幅同频共振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日前,在我市召开的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向滨海新区信创谷、西青集成电路、北辰绿色新能源装备、武清高村云数据应用等10个市级产业主题园区授牌,这是我市培育认定的首批市级产业园区。
中新经纬2月24日电 国新办24日就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举行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张小宏在发布会上表示,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建立以标准部品部件为基础的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生产体系,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提出力争到2025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
全国40个城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4.2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56万个,惠及居民965万户;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覆盖率达到74%;全年开工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49.2万户……2021年,我国住房和城乡事业建设成果丰硕。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