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去年住建部在“中国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就指出“要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另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更多的是政府发挥补位作用。”
住房是民生之要。作为老百姓关心的话题,住房问题一直是两会关注的重点内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引发各方关注和热议。
要想在大城市找到一个租金相对合理、环境友好、能够稳定续租的房子还是比较难。另外,通勤距离过长、长租公寓“爆雷”风险等,也为租房生活带来一些烦恼。国家能不能提供更好的住房保障政策,让大城市的年轻人安居乐业?
为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手规范住房租赁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为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手规范住房租赁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山东青岛部分共有产权房购房者的收房问题得到解决。
山东青岛部分共有产权房购房者的收房问题得到解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7日在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23年,要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月18日,近日,省级地方两会议程接近尾声,为2023年的工作定下总基调。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及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
北京1月1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17日在2023年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表示,2023年,要以增信心、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精准施策。
1月17日,从17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将重点抓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等十二个方面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化解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新开工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
1月17日,官方微信公众号“成都住建”发布消息,提醒群众严防上当受骗,成都保障性租赁住房“只租不售”。
杭州1月9日,浙江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杭州举行。笔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该省将深入开展房地产稳进提质,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着力提升住宅品质,同时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2023年1月4日,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1—11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显示,2022年11月份,南京市经济顶住多重压力,增速虽有回落,但总体趋势较为稳健,展现出较强韧性。
2021年底,杭州市出台《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让众多买房刚需家庭,可以与政府“合资”买房,降低在杭州的购房门槛。
11月30日,从多家在浙银行机构了解到,近期,在浙银行机构落实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与多家在浙房企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截至11月30日,在浙银行机构已与32家在浙房企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提供意向融资支持,其中大部分为民营房企。
大会上,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在《新时代 新征程 新人居》主题论坛上发表了对地产行业以及中国人居模式发展趋势的看法。
位于南京河西、城南、江宁的三家楼盘于11月16日同一天开盘销售,结果受到买房人热捧,三家楼盘几乎全部售罄,仿佛又回到了最为红火的楼市旺季。市场人士告诉记者,“改善”是这些项目最为重要的标签。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0余家房地产企业入局代建业务,不少房企今年以来加大了代建业务的布局力度。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