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月4日消息,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和五年来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3年工作,其中提出,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2年以来,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实施宏观政策,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同时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继续保持了物价形势的基本稳定。
北京11月23日,今年以来,北京西城区新引进金融机构50家,注册规模合计2471.8亿元,为1350余名金融人才办理工作居住证,兑现金融产业政策资金超6亿元。围绕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目标,西城区在国家人才战略布局中致力于打造金融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高地。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转冷,一批知名房企陷入融资困难、销售下降甚至债务违约、停工停产的境地。虽然近几个月来各种稳楼市的政策层不出穷,但市场仍在博弈,部分企业的运行未见明显好转。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2021年是房地产行业的转折之年。屡经调控之后,房地产告别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增长”的“三高”模式,回归理性的发展航道。在行业面临调整和阵痛之时,个别房企接连“爆雷”,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虽然2022年楼市政策暖风徐徐袭来,但市场还在回温的路上。
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对投资和消费影响重大,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
3月31日,中指院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3.9%,市场份额微降至49.9%。
12月16日下午,由联办传媒集团、财经新地产、财经网共同举办,以“新重组时代”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暨第三届城市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在京盛大启幕。
近日,自如研究院携手新华网共同调研编撰的《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正式发布,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李文杰联袂作序。
近日,自如研究院携手新华网共同调研编撰的《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李文杰联袂作序。
近日,自如研究院携手新华网共同调研编撰的《2021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正式发布,由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中国人民大学国发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中国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会长李文杰联袂作序。
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在246个定点帮扶县直接投入帮扶资金75.95亿元,购买和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33.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各类技术人员10.15万名,帮助脱贫人口转移就业1.23万人,有力帮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打牢基础,巩固成果。
天津把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作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着眼,高标准谋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完善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绿色转型。
距离渝怀铁路全线开通过去了14年,这条铁路给沿线地区发展带来巨大动力,被誉为重庆东南方向的“黄金路”。去年12月,渝怀铁路二线全线开通运营。
人口流动、家庭结构的新特点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影响逐步加大加深,租赁需求亟须从数量到品质加以提升,加快发展高品质租赁住房已是大势所趋。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场双碳目标的硬仗怎么打?数据显示,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牵引力量,城市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却产生了全球72%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见,“碳中和”承诺的兑现关键在城市。
本次年会以“科技赋能不动产”为主题,围绕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化三大方向展开。
谈到物业服务,很多人下意识认为这是城市小区的选择。然而,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长三角的部分村镇,开始引入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专家认为,相比修路架桥等硬基建,强化公共服务等“软基建”,是对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一种新探索。
当前,一些地方对中央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意图领会得不够深透,在战术战法上或操之过急,盲目冒进;或方法简单,行为失当。建设乡村,需要把握时机、把控时间、把准时代。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