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7日消息,现行的《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面积计费版)》《北京市居民供热采暖合同(按热计量计费版)》和《北京市非居民供热采暖合同》示范文本已正式使用12年之久,为进一步规范本市供热采暖交易,维护供用热双方合法权益,减少交易纠纷,市城市管理委会同相关部门对上述三项合同内容进行修订。目前,修订后的示范文本正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3月31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服务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悉,《通知》印发次日即有企业提交认定申请,4月6日,北京市发放首批两份《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京保租认定〔2022〕1号、2号),距《通知》发布仅3个工作日。
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全国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在履职过程中,全国政协委员洪洋发现公摊哪些面积,公摊多少面积都是一团迷雾,只能由开发商“信口开河”,而业主毫无申辩权力。
公摊面积为何会备受争议,其是否应该取消?物业费、取暖费等公摊面积所衍生的收费又该怎么处理?
在绿化覆盖率高达50%的中新生态城,一呼一吸都是氧气的味道。不论是每年减碳329吨的不动产登记中心,还是可为居住者节约2/3的采暖费的被动房项目,都实现了在“双碳”战略下“自主呼吸”。未来,生态城将全面推行2.0指标体系,加快绘制“双碳”战略下的“施工图”。
2021年一月已经过半,新年元月的楼市营销并没有过多地出现“热闹”的景象,一些在售项目产品都在稳步运行中,而“交房”成为各开发项目进入2021年的首个关注焦点。
贵阳建发·央著建面约78-130㎡新中式学府美宅,正在预约。
11月26日,石家庄市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关于主城区居民住宅暂不用热空置房不收取采暖费的通知》称,自2020-2021年度采暖季起,对主城区居民住宅暂不用热空置房不再收取采暖费。供热企业因此收入减少,不足以补偿供热成本的部分,由政府给予适当临时性补贴。
中天中学·万达综合体·集中供暖,建发央著建筑面积约78-130㎡新中式美宅,预约VIP办理中。
在小区租房两年,往年都按空置房交取暖费,今冬去交取暖费时,却被告知不仅不能申请空置,还要按非居民住宅交费,因为是“隔断房”,这引起租房户的质疑,“我们并未改变用途,就是居住使用,难道隔断房就要多交费?”
在小区租房两年,往年都按空置房交取暖费,今冬去交取暖费时,却被告知不仅不能申请空置,还要按非居民住宅交费,因为是“隔断房”,这引起租房户的质疑,“我们并未改变用途,就是居住使用,难道隔断房就要多交费?”
王先生在济南二机床吉尔北苑宿舍有一套老房子,长时间没有去居住,往年都是楼上楼下邻居帮忙收取物业费采暖费,虽然一直没有人居住,王先生也都正常缴纳了物业费等费用。但是今年王先生准备收拾一下房子准备出租的时候,却被告知今年物业费交的晚了,要另外收取滞纳金。王先生认为物业公司作为普通商业服务企业没有权利收取所谓的滞纳金,因此双方争执不下。针对这件事,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回复,物业服务行业从来没听说过有“滞纳金”的概念。在确认济南二机床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坚称是“滞纳金”后,该工作人员明确答复济南二机床吉尔物业的做法没有法律依据。
15年间,全省共有180.16万户、500余万居民从低矮潮湿、透风漏雨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打造了工业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辽宁样本,也为全省乃至全国住房建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5年间,全省共有180.16万户、500余万居民从低矮潮湿、透风漏雨的棚户区,搬进了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楼房,打造了工业城市棚户区改造的辽宁样本,也为全省乃至全国住房建设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针对热用户反映暖气不热的问题,石家庄市供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石家庄供热用热条例》相关规定,家中若暖气不达标,热用户向供热单位反映,供热单位应当在接到反映12小时内提供测温服务,测温结果双方签字确认。
近段时间,本报供暖热线陆续接到一些小区热用户来电反映暖气不达标的情况
新建小区申请集中供热,常因入住率达不到60%而“卡壳”,使得刚需住户用热受阻。为破解这一难题,近日,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先后出台了《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规范集中用热开户协议书有关内容的通知》和相关补充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新建小区申请加入集中供热的界定标准。其中,前期房地产开发单位与供热企业已达成协议的新建小区,继续按协议执行;对于用热率不足60%的新建小区,经协商,房地产开发单位补齐60%的取暖费即可申请加入集中供热。
退费、滞纳金、采暖补贴、改造费……
供暖进入倒计时。试水期间,若热用户家暖气漏水被淹该咋办?
截至10月31日20时,沈阳全市所有热源厂、锅炉房(换热站)均已达到正式供热状态,供热开栓率达到了100%。到11月1日17时,供热接近一天的时间,供热首日市民投诉多吗?11月1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从沈阳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供热事业发展部了解到,供热首日,全市供热投诉率较去年大幅下降。记者从和平区城市建设事务服务中心供热事业部了解到,供热第一天,和平区投诉率不足去年的1/3。和平区城市建设事务服务中心供热事业部主任周虹分析认为,这跟各供热企业提前热运行有直接关系,用户的很多问题在热运行期间已经解决了。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