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3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平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率先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的相关情况,同时发布《和平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标志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北京3月23日,北京近年来全面推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北京市商务局今天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蔬菜零售等11类便民商业网点超过10万个,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达329个,累计培育1万余家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12条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2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东城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各地持续在解决民生难题、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下更大力气,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日,石景山区启动新一轮环境精细化治理,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105条背街小巷治理,改善群众身边环境品质。
日前,商务部与省政府签署关于建立部省合作机制的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部省协作联动,形成发展合力,助力河北商务高质量发展。
私搭乱建堆物料、违章停车小广告、社区居民诉求高……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顽疾痼瘴既是城市治理的痛点和难点,也是文明城区创建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北京2月1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商务部积极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全国确定了两批共80个试点地区。截至目前,80个试点地区共建设便民生活圈1402个,涉及商业网点28万个,覆盖居民社区2766个,服务居民3200多万人。
北京2月10日,北京新消费供给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北京将以提质便民为核心,高质量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并将研究推动北京“购物之城”建设,打造时尚消费的升级版和新高地。
北京2月10日,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辟新局面。今年,北京将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
春至海河西岸,蓬勃生机涌动。打造中央商务区小白楼片区、泰达大厦“变身”国际航运中心大厦、建设“一刻钟综合服务圈”……今年,河西区锚定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的目标,开局争先,实干为要,力争早日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2023年1月3日-6日,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地产主办第十四届地产中国论坛暨中国房地产红榜在北京举办,论坛以“家·国”为主题,把脉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新趋势,求索房地产行业新形势下的发展之路。
我们要始终保持对行业、对业主、对同行等相关方的敬畏之心,始终紧跟国家政策走向,不断建言献策,不断更新理念。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在从物质到精神等方方面面的“升级”。
1月4日,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更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建设。继续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向高精尖产业、民生等领域倾斜,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记者从滨海新区获悉,2022年,滨海新区全力确保民心工程各项任务落实落地,50个民心工程子项已全部完成全年任务,向“滨城”百姓交出一份暖心答卷。
北京11月30日,《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提出,北京市将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结合街道、社区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到2035年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11月30日获悉,由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的《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经报请市政府批准,现已正式发布。《专项规划》提出,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全市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和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
在昨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东丽区委书记谢元介绍了该区将如何发力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
一刻钟能做多少事情?在石家庄市一些社区,居民从家步行出发的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连锁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店铺、药店、鲜花、快鸟驿站等业态提供的服务,非常便捷。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