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天气入冬,楼市是“猫冬”还是会“逆袭”?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强调楼市调控“不喘气,不歇脚”。
2017年前5月,全国卖地最多的50个城市合计卖地金额已达10103.8亿元,同比上涨3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的政策调控下,房地产成交持续下滑。数据显示,5月单月,房企销售业绩下降明显,其中部分房企业绩环比下降超过20%,与过热的土地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背离现象愈发严重。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前5月,全国卖地最多的50个城市合计卖地金额已达10103.8亿元,同比上涨33%。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持续的政策调控下,房地产成交持续下滑。数据显示,5月单月,房企销售业绩下降明显,其中部分房企业绩环比下降超过20%,与过热的土地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背离现象愈发严重。
“现在房地产基金行业,大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一位房地产基金负责人赵勇(化名)说。在一年前,情况截然不同。不少房地产公司争相与房地产基金开展合作,除了传统的屯地与项目开发融资外,房地产基金还收购部分开发商手里的烂尾楼,帮助开发商解决资金难题。
“现在房地产基金行业,大家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一位房地产基金负责人赵勇(化名)说。在一年前,情况截然不同。不少房地产公司争相与房地产基金开展合作,除了传统的屯地与项目开发融资外,房地产基金还收购部分开发商手里的烂尾楼,帮助开发商解决资金难题。
在美元债发行受阻后,房企又一融资渠道或迎来监管“紧箍咒”。近日,各地银监局将入驻信托公司进行现场检查,不过,对此,昨晚银监会表示,此次是对部分信托公司进行例行检查,并非发布新的监管政策。
继房地产企业发行公司债、银行信贷、资管计划等融资手段被限之后,又一条房企“输血”渠道——海外发债也被堵。《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券商人士处获悉,最近一段时间,房企海外发债已基本处于被暂停状态。
在银监会最新明示将“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要求分类实施房地产信贷调控,强化房地产风险管控,加强房地产押品管理”,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控步步深入的背景下,房企的融资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
土地供给收紧叠加楼市区际分化,催生了房企通过并购扩充优质土地储备的动机。而在高库存和存量时代,通过并购重组获得低价高息资产,扩充资本金丰裕度和提升行业集中度成为房企理性之选。
多种迹象表明,房企并购重组将在今年暴发。
拿地热并未退却,而在国内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房企竞价举牌的底气显然取决于其与银行的亲疏程度以及海外融资的能力。
拿地热并未退却,而在国内融资渠道收窄的背景下,房企竞价举牌的底气显然取决于其与银行的亲疏程度以及海外融资的能力。
2017年2月,房地产融资持续收紧 。除了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外,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ABS、信托、资管融资等各类渠道均有收紧,融资紧张未见改善信号。
日前,融360发布了《2017年2月份中国房贷市场报告》。数据显示,全国首套房平均房贷利率为4.47%,呈现持续回涨的态势;首套房首付三成的银行数占比为61.54%;多城首套房利率折扣向9折看齐,预计会有更多的城市、银行参与利率折扣的统一调整。
房企融资正面临寒冬。2月14日,中国基金业协会通过官方微信发布“4号文”,堵死房企融资的又一个通道。3天之后,证监会宣布调整再融资规则。随后两周,A股市场上市公司调整、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公告每天不断。
房企融资正面临寒冬。2月14日,中国基金业协会通过官方微信发布“4号文”,堵死房企融资的又一个通道。3天之后,证监会宣布调整再融资规则。随后两周,A股市场上市公司调整、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公告每天不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信贷政策的收紧态势已经显现。以北京为例,从2月8日起,网签生效的二套住房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此外,包括广州、重庆、青岛、杭州、珠海等城市的房贷政策也在收紧,目前9折的首套房利率为主流。
对房企来说,未来六至九个月很可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资金问题,所以也要求房企加快销售回笼资金。
2017年金融机构给到房地产的企业和购房者的支持相比去年将大打折扣,房企正在告别“高杠杆”时代。
虽然近期房地产融资开始全面趋紧,但对于龙头房企来说,似乎影响不大。根据中原地产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在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下,仍有30家房企的拿地金额超过了20亿元,合计拿地花费则高达2331.9亿元(不考虑权益分配)。这其中,前10家房企的拿地金额均超过100亿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