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众多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未来之城”抢时间、拼发展,奋力向“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迈进。
荣盛发展在环京已经搭建起非常成熟完善的项目布局,在兴隆、香河、廊坊、涞水、张家口、永清、霸州等地布局了大量在建及在售项目。
近日,在城市副中心举行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规自委通州分局常务副局长郭宝峰发布了副中心产业空间地图,布局十大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六大重点产业空间体系,构建“一轴一带”整体产业发展格局,为产业项目提供全面的用地资源。
北京是人口接近2200万人的超大城市,是人口和经济功能密集地区。进入新世纪的前15年,北京常住人口快速增加,年均增加在50万人左右,经济功能也加速集聚,并且主要集中在了中心城区,这种过度集中加剧了业已存在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为代表的大城市病。改变人口经济功能过度集中状态,谋求多中心发展是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一个重要空间途径,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上的贡献。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配套设施改造升级……日前,密云区2023年110项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规模453亿元,主要涉及保水保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从2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035亿元,创“十四五”以来年度新高。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记者获悉,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依托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城际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到2025年,公交优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立;到2035年,智能绿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成。
北京1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向东看,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开工,将“拉近”通州区与北三县时空距离;向南看,京雄高速六环至市界段通车,南六环自驾去雄安缩短半小时;向西看,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在青龙湖开工;向北看,理想汽车全球旗舰工厂主体完工,“唤醒”沉睡的厂房……去年,北京城的东西南北迎来重点工程加速建设。
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北京1月15日,正在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穆鹏表示,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将有利于北京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12月30日,京唐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廊坊市北三县正式融入北京半小时轨道交通圈,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成现实。八年来,北京交通行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高速公路网结构得到优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近日召开的廊坊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紧紧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全力推动廊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贡献廊坊力量。
北京11月 8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国铁集团、北京市政府近日联合批复了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北京西至良乡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预计将于年内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释放城市副中心线运能,实现市郊铁路“公交化运营”。
10月31日,三湘印象森林海尚城优质的产品、优越的配套给交付现场的购房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疫情影响与行业下行交织,楼市行情难言乐观。房地产市场整体成交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且库存攀升。
8月市场情绪稳中微降,市场信心修复仍需时间
8月市场情绪稳中微降,市场信心修复仍需时间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