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施工,在不封路、不断流的情况下,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上跨京良路、地铁房山线钢箱梁于昨天8时顶推就位,精度达毫米级别。这步关键的“跨越”,为京雄高速年内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600吨钢箱梁上跨房山线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拔节生长。从空中俯瞰雄安新区启动区,北京支持雄安建设的“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赫然矗立。它们是雄安新区启动区第一批建设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项目。
2月14日凌晨3点,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迎来新进展——随着500吨汽车吊将钢混叠合梁节段精准落位,京雄高速上跨五环主线桥首片钢梁架设成功。
2月14日凌晨3点,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迎来新进展——随着500吨汽车吊将钢混叠合梁节段精准落位,京雄高速上跨五环主线桥首片钢梁架设成功。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年底开放、三山五园文保示范区今年建成……北京市文物局发布的年度文博领域重点任务显示,北京大力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今年年内一批博物馆、文化公园将“上新”。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记者获悉,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依托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城际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到2025年,公交优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立;到2035年,智能绿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成。
北京1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全北京TOP10的项目,有一个在房山。
地铁运营总里程达79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96公里,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第三个污水三年行动顺利收官……去年,本市推动基础设施领域高质量发展,建成投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五子”联动发展。
经过12小时连续奋战,京雄高速(北京段)跨长阳路最后一联现浇梁顺利完工,打通了关键“断点”,为运架梁提供了通道。记者昨天从中铁六局北京铁建公司获悉,京雄高速跨京良路、房山线钢梁顶推施工蓄势待发,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成现实。八年来,北京交通行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高速公路网结构得到优化。
据悉,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线路,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获批,这条跨越京冀、备受关注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
近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代表这条跨越京冀、受关注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未来,接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北三县(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和平谷区,至北京中心城区最短时间将分别为32分钟和55分钟,进入1小时交通圈。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序拉开城市框架,积极承接功能疏解,主动实现深刻转型,呈现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北京通州,这座千年大运河畔的历史名城,由远郊区县成长为城市副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4月6日,三河市绿之源公交公司发布通知,自2022年4月7日起,恢复西市区部分城市公交线路运营。包括:301路、302路、303路、306路。
8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任务取得新突破,区域协作水平持续提升,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2022年北京将突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新需求,集中推进100个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802亿元。这是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今天介绍的。
9条(段)地铁线开通,通车线路为历年最多;连接北京与廊坊北三县的厂通路同步开工建设北京段河北段……临近年底,北京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开工”和“开通”的双丰收。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