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4月17日,北京市西城区在有限的空间资源条件下,深挖存量空间潜力,拓展存量空间功能,向立体要发展、向空间要效益,积极盘活低效楼宇,走出一条以低效楼宇改造提升为抓手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新路径。2023年西城区支持低效楼宇改造提升政策兑现仪式暨宣介会召开,西城区发改委为5家企业颁发低效楼宇空间改造提升政策奖励,奖励金额共2095万元。
4月14日,北京城市更新联盟联合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戴德梁行联合发布《2022北京城市更新白皮书》。
2023年3月17日,中国写字楼产业园发展论坛第十九届年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成功举办,主题为"迭代与进化:商业办公新势力"。来自地产界、金融界、学术界专家和行业精英及新闻媒体超过800位嘉宾出席论坛,聚焦产业升级、城市更新、营销渠道、数字经济、运营管理、大宗交易六大核心议题,热议商业地产产品力重塑的新路径,探寻商业地产价值链重构的新模式,携手商业地产新势力共同推动行业新发展模式下的"迭代与进化"!
作为一项重要城市更新项目,位于大钟寺地区的中坤广场经过改造已迎来抖音等企业的入驻。配套下沉广场将于10月交付使用。
产业培育与城市更新一直是地产行业里的热点话题,有人说产业的重点在于政策引导和招商引资,有人说城市更新源于需求更新,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市场认知。
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人脸识别、无接触式回家、机器人无接触配送、社区“大脑”……由于“黑科技”的加入,物业管理行业的智能化场景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企业也因此迎来发展的第二曲线。
近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在人大常委会进行首次审议。这是北京继在5月发布《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以及在2021年6月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以来又一重要的城市更新文件,是对过去一年以来北京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搭建的延续,标志着北京城市更新加速立法。
通过规划先行,以产业需求定空间设计,可破局城市更新项目后期产业导入的难点。随着立法程序启动,北京城市更新迈出关键性一步。但是,在减量双控发展要求下,严格控制大规模拆除、增建,城市更新的规划设计充满挑战。
新一轮的城市有机更新,不止于提升空间环境,还要跑通盈利闭环。
截至目前,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的项目已达40个。
无论是老旧厂房“腾笼换鸟”、传统商圈的改造升级,还是核心区平房院落保护性修缮、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改造,在城市减量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城市更新面临多个堵点需要破解。城市更新内涵丰富、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这样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各个关节的瓶颈,首要是建立适合当前城市更新的法律法规。
在减量发展下,北京这轮城市更新既有大开大合的城市空间布局调整,又有绣花功夫的功能优化和精细治理。
国际房地产服务及咨询公司戴德梁行21日发布北京大宗交易市场情况显示,2022年上半年,北京大宗交易市场共录得12笔成交,总成交金额为99亿元,其中写字楼仍是市场成交主力。
7月12日,在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张国伟对北京城市更新条例进行了解读。在他看来,北京城市更新类型多、数量大,在减量双控发展要求下,需要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城市更新的目标和原则,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稳定的制度规范;在本次北京立法工作中,通过强化规划土地保障、加大更新政策支持力度,破解了城市更新实施的多个堵点,让城市更新“有温度”、规划实施“加速度”。
7月12日,在北京城市更新专项小组指导下,由北京城市更新联盟发起并筹办的首届北京城市更新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区举行。在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表示:“将城市更新作为全市重点工作,坚持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为方向,努力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城市更新之路。”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征求意见稿)》(简称《条例》)明确了6大类12项更新内容,重点突出民生保障,充分体现首都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坚持“留改拆”并举,采用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值得关注的是,《条例》破解了城市更新实施的多个堵点,在强化规划土地保障、加大更新政策支持力度方面颇具创新突破。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的意见。
4月16日,锦和商业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对于商业地产来说,2020年的关键词是疫情影响,而2021年的主调则是复苏。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