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2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新经纬梳理发现,12月,21省份CPI同比涨幅高于上月。其中,重庆最高为涨2.7%,陕西最低涨1.0%。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近期,国家统计局编著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公布了2021年31省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态势,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
近日,证监会党委、央行、银保监会纷纷发声,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容涉及房地产、注册制、货币政策、民营企业、理财产品等,信息量巨大。
伴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落地,一系列超预期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我国经济总体回升的格局进一步巩固,影响资本市场运行的基本面因素将显著改善,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将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中新经纬12月21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21日消息,日前,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主持召开党委会议。
面对经济活动短期波动,一方面要正视数据反映出来的生产受扰、需求放缓等多重挑战;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回旋余地大、韧性足、潜力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非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8%和46.7%,不及市场预期,且连续两个月处于50%“临界线”下方,反映经济活动有所收缩。这一情况引发市场关注。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王雨萧、申铖、魏玉坤)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当前,各地加快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巩固“稳”的基础,蓄积“进”的动能,乘势而上拓展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空间。
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今年10月份国民经济数据显示,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力落实稳经济各项举措,国民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发展韧性继续彰显。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涨幅略低于市场预期,环比上涨0.1%。1-10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2%。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2年9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尽管面临疫情散发多发、极端高温天气等多重超预期考验,但8月份中国经济持续恢复,投资、消费等主要指标总体改善,多数指标好于上月。
8月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和极端天气影响,积极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
9月7日电 据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网站6日消息,《进一步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近日印发,涉及预售资金监管,购房补贴等多项措施。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4月份,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CPI环比上涨0.4%,同比上涨2.1%。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保供稳价,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北京5月5日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银保监会近日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会议指出,要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