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太多“周期之外”的波折,令原本就处于下行趋势的市场更加迷雾笼罩。尤其受疫情反复影响,使得本就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4~5月各地密集松绑政策稳定楼市,使得市场整体供求开始有了复苏征兆。
2022年4月以来,受多地疫情反复、市场活跃度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百城新建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波动较小,各月环比涨跌幅均在0.05%以内,房价整体呈企稳横盘态势。
7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2022年6月)》显示,2022年4月以来,受多地疫情反复、市场活跃度不足等多重因素影响,百城新建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波动较小,各月环比涨跌幅均在0.05%以内,房价整体呈企稳横盘态势
今年5月以来,安徽合肥多次优化调整楼市政策。6月27日,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合肥楼市限购政策再次调整,放宽企业及外地人购房限制。
北京6月2日消息,5月,中央及地方政府合力打出稳楼市政策组合拳,向房地产行业释放更多积极信号。一方面,央行、银保监会等中央部委积极提振楼市;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文,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5年期以上LPR减20个基点;5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5年期以上LPR由上期4.60%下调至4.45%。
近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2年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趋势展望》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一季度各地已发布房地产年相关政策超百次,但从政策效果上看,企业资金压力尚未得到实质性改善,部分企业债务违约进一步加剧购房者观望情绪,市场信心尚未得到有效修复,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3月楼市“小阳春”并未出现。二季度,房地产调控政策还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全国楼市能否迎来全面企稳,是否还有迟到的“小阳春”成为各界关注重点。
5月4日,澎湃新闻获悉,中指研究院于近日发布《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4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上涨,不过涨幅有所收窄。
2022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的当下,宏观政策、调控政策环境改善空间进一步打开,部分热点城市市场出现企稳迹象,近期楼市正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
2022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的当下,宏观政策、调控政策环境改善空间进一步打开,部分热点城市市场出现企稳迹象,近期楼市正在发生一些积极变化。
短短一个月以来,多个省会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加入楼市调控松绑行列。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楼市宽松政策,从限购、限售、限贷、限价“四限”政策松绑到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等不一而足。
2022年一季度,业内期许的楼市“小阳春”最终还是失约了。
楼市“松绑”的讯号正向更多、更广的城市蔓延。
信贷宽松、量价齐升……这些久违的关键词正重新回到楼市,回暖的春风拂过楼市,市场成交活跃度快速提升。
2月7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称,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及二手住宅的调查数据,2022年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跌幅较上月收窄0.01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2021年12月)》显示,2021年1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2%,跌幅较上月收窄0.02个百分点。全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 1599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 0.09%,跌幅较上个月扩大 0.01个百分点。
12月21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称,本次黑龙江省住建厅研究部署房地产业增长工作,响应了近期中央政治局和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一方面通过加大购房补贴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尤其是重点满足本地居民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积极落实“两个维护”要求,加强预期引导,提振购房者信心,协助房企加快销售回款,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进而对2022年经济稳步增长形成支撑。
根据中指研究院百城价格指数显示,2021年11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4%,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下跌;同比上涨2.72%,涨幅较上月收窄0.36个百分点。
根据中指研究院百城价格指数显示,2021年11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4%,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下跌;同比上涨2.72%,涨幅较上月收窄0.36个百分点。
根据中指研究院百城价格指数显示,2021年11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83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4%,为2020年3月以来首次下跌;同比上涨2.72%,涨幅较上月收窄0.36个百分点。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