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在博鳌(楼盘)房地产论坛上,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关于“房地产企业金融创新的趋势与探索”的演讲,给广大中小房地产企业吹来一阵清凉之风。她说,成熟的房地产市场,融资一定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在国外比较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上,他们的企业的房地产融资,由公募市场融资、私募市场融资和银行贷款三分天下。为此,她还和高和基金合作,花费三年多的实践,心血写就《我国商业地产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和类持有基金》的调研报告。
近日,瑞银环球资产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瑞银资管”)宣布,将与上海市虹口区公租房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太平资管”)和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投瑞银”),在上海设立中国首只投资于公租房,并持有其所有权的投资基金。该基金将投资于上海市虹口区业已开发的公共租赁住房。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模式的推广,将有力地支持政府发展公租房计划。
7月上海楼市在供求量较6月明显减少,成交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价格仍然维持上涨趋势,只是涨幅有所放缓。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开发商的推盘意愿将会明显加大,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预计价格会进一步上涨。
7月上海楼市在供求量较6月明显减少,成交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价格仍然维持上涨趋势,只是涨幅有所放缓。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开发商的推盘意愿将会明显加大,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预计价格会进一步上涨。
7月上海楼市在供求量较6月明显减少,成交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价格仍然维持上涨趋势,只是涨幅有所放缓。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开发商的推盘意愿将会明显加大,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出台,预计价格会进一步上涨。
房地产上市公司股市再融资放开的预期让不少房地产企业摩拳擦掌。然而,中小房地产企业可能是乐观得太早了,有专家称,再融资全面放开的可能性不大。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问题依然是困难重重。
根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国投瑞银基金公司将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首只投资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REITs(房地产信托)产品,并有望于近日获批。该产品将数个公租房项目打包作为房托,以解决长期运营资金问题,显示房地产融资再现新途径。
在保障房融资“口渴”的大背景下,上海地区首只保障房私募债券发行,融资额度13亿元人民币。去年下半年,上海方面就表示开始与中国交易商协会和央行上海总部沟通争取保障房定向私募债试点。一年的努力已见成效。
在保障房融资“口渴”的大背景下,上海地区首只保障房私募债券发行,融资额度13亿元人民币。去年下半年,上海方面就表示开始与中国交易商协会和央行上海总部沟通争取保障房定向私募债试点。一年的努力已见成效。
保障房定向工具和REITS被视为为银行贷款和财政投入“解压”的保障房融资新渠道,其中前者正成为房企和银行双方都青睐的融资工具
房地产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城市常住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2%,日后可能会达到70%甚至更多。而且五年、十年后,今天的房子可能又旧了,需要进行翻新,所以房地产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在未来房地产的发展中,城镇化还会起到重要作用。
房地产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城市常住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2%,日后可能会达到70%甚至更多。而且五年、十年后,今天的房子可能又旧了,需要进行翻新,所以房地产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在未来房地产的发展中,城镇化还会起到重要作用。
上海,2013年7月29日—2013年上半年亚太商业地产直接投资远超市场预期,达到59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1%。仲量联行最新发布的资本市场研究报告表明,亚太区上半年的交易额也取得了季度性增长:第二季度达到326亿美元,比第一季度高出21%。
仲量联行最新数据显示,2013上半年亚太地区投资额达597亿美元,同比增长21%。
随着万达的大规模扩张,其资金链也逐渐绷紧,并不断遭遇各方诟病。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如此表示,在这个行业里,最需要的就是资金,而且是低成本的、能长期使用的资金。解决不了长期资金的问题,商业地产是很难做的,即使能做,也走不远。
有上海世博会“地铁大门”之称、位于马当路和徐家汇路交界处的地块——卢湾区第65街坊258弄地块(南块)再次被转让。昨日(7月17日),凯德商用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德商用)宣布,已完成向凯德商用中国发展基金III转让上海卢湾项目66%的实益权益。
有分析认为,花样年销售规模不到100亿元,在当前不太乐观的金融环境下,能否通过融资融到资金,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去应对业务扩张和转型困境,将是其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
有分析认为,花样年销售规模不到100亿元,在当前不太乐观的金融环境下,能否通过融资融到资金,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去应对业务扩张和转型困境,将是其面临的最大现实问题。
审计署数据显示,在抽样调查的18个省会和直辖市中,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但与此同时,2012年6000亿元的土地出让净收入连支付地方债的年利息都不够。那么,在地方债不断高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靠“卖地”还债能撑多久?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