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距离2021年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仅10天时间,北京率先推出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计划,标志着全国今年集中供地工作的开启。
随着2021年12月27日北京房山拱辰地块由中建智地溢价15%以18.63亿元竞得,北京第三批集中土拍结束,这也意味着22个重点城市首年集中供地正式收官。据统计,2021年全国22城集中供地总成交地块1990宗,总成交金额2.25万亿元,呈现出城市冷热不均、土拍政策调整、国企领衔拿地等特征。
随着2021年12月27日北京房山拱辰地块由中建智地溢价15%以18.63亿元竞得,北京第三批集中土拍结束,这也意味着22个重点城市首年集中供地正式收官。据统计,2021年全国22城集中供地总成交地块1990宗,总成交金额2.25万亿元,呈现出城市冷热不均、土拍政策调整、国企领衔拿地等特征。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模实现同比下滑,其中,一线城市供求状况均显示同比走高,而二三四线城市的供求状况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整体成交规模显著走低,市场分化明显。而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占比,连续两年实现攀升。
1月5日,澎湃新闻从福建省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2021年12月30日,南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要缓解房地产项目拿地资金压力,降低房企重点监管资金沉淀压力。
1月4日,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全国300城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20.5亿平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了22%。与土地成交规模变动走势一致,成交金额较2020年同期也明显收缩,全国土地总成交金额62494亿元,比2020同期下降了10%。
2022年1月4日,大唐集团控股发布未经审核销售业绩公告。
1月4日,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28日,全国300城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20.5亿平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了22%。与土地成交规模变动走势一致,成交金额较2020年同期也明显收缩,全国土地总成交金额62494亿元,比2020同期下降了10%。
2021年的地产行业,“浪”不可谓不大。多家千亿级头部房企深陷困境,众多房企面临资金压力爆出债务违约,引起连锁反应 “雷声”一片。
近期房地产领域政策频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要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加之降准、降息的落地执行,地产股一路飘红。
2021年,北京房地产大宗交易频现,交易宗数创历史新高,交易额处于历史第二高位。12月28日,戴德梁行中国资本市场部副董事总经理、北区资本市场部主管刘兵在2021年终发布会上称,公寓类项目成交额相比去年有所提升;物业资产包交易越发频繁;法拍项目因为性价比高备受关注。
12月27日,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0017、0019地块成交,这是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最后成交的住宅地块。
央行举办2022年视频工作会议,其中提到“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央行举办2022年视频工作会议,其中提到“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特殊背景下经历了大起大落。回顾全年,无论是销售市场还是土地市场,均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市场表现及行业信心一度跌至冰点,房企信用危机爆发进入至暗时刻。
目前,位于溧水城南核心的弘阳·美的昕悦尚宸苑,收官优惠抢位中,尽享超高性价比、准现房交付及严选品质,上车房源不多了。
当下,地方政府“救市”政策及表态再度成为关注焦点。12月22日,在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该省发改委主任李国强答记者问时称,明年要推动房地产市场运行再稳健一点,具体措施包括落实购房补贴和贷款贴息、鼓励各类群体购房等。
第三批集中供地迎来尾声,杭州压轴出场最终成交35宗地块揽金760亿元,其中24宗地块触及竞价上限进入摇号环节,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至此,本年度杭州三轮集中土拍已落幕,全年土拍揽金总额超3000亿元。
“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我排着队,拿着摇号牌。”这句歌词成为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下参加摇号房企的写照。
随着政策收缩空间见顶,楼市呈现可预见性降温。叠加中央相关会议明确表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近来已有浙江金华、广西桂林、安徽芜湖等地相继出台购房支持政策。惠及青年英才、民营制造类外来员工等寻求改善居住条件的购房群体。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