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诸葛找房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三四线土地成交规模同比降21%,百强投资比例降至低点
土地是房企生存发展的重要“储备粮草”。当下,一方面受限于市场新形势下资金承压、去杠杆压力等原因,房企布局三四线城市投资越发谨慎;另一方面,在市场下行和集中供地催化下,房企更倾向在利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核心一二线城市进行土地储备。
当下,一方面受限于市场新形势下资金承压、去杠杆压力等原因,房企布局三四线城市投资越发谨慎;另一方面,在市场下行和集中供地催化下,房企更倾向在利润高、抗风险能力强的核心一二线城市进行土地储备。
对比2021上半年及2022上半年拿地面积TOP20房企来看,呈现两方面特征:其一,今年上半年房企整体拿地规模较去年出现大幅缩减态势,2021上半年拿地面积TOP20房企中有2家房企规划建筑面积突破1000万㎡,下限规模在300万㎡以上,2022上半年拿地面积TOP20房企中最高拿地规模仅有217万㎡;其二,今年上半年涌现出一批地方型企业,明显多于去年,可见在市场经济下行,房企拿地资金压力油然而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在土地市场上鼎力相助,促进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可否认的是,成交体量下滑以及国央企、地方企业占比走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资金承压仍然是民营房企于土地市场投资的阻力。
5月全国300城土地流拍率继续回落 一线城市成交规模上升明显
近日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专题报告》。
坚持初心、坚持风险管控和底线思维、不排斥竞争、不轻言放弃、勇于尝试和改变等高频词都体现了路劲地产的发展风格。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主管王琳7日在一场月度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上表示,1月份中国房企销售业绩明显下滑。销售额排名前100位的房企当月销售额均值同比下降超两成。
2月7日,据中指研究院分析称,2022年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837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2.6%。TOP100门槛值为3亿元,较2021年1月下降3亿元,TOP100企业招拍挂权益拿地总额占全国300城土地出让金的比例为66.7%。
2021年以来,针对房地产调控实施的“三道红线”和全国22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出让的“两集中”政策,加速了房地产行业的整合与洗牌。部分房企由于无法快速反应,出现了债务违约等问题。
央行举办2022年视频工作会议,其中提到“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央行举办2022年视频工作会议,其中提到“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1月23日,据贝壳研究院分析称,随着二批次集中供地进入尾声,截至11月14日,已有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11个城市公告其三批次集中供地的出让地块与拍地规则,无锡已于11月初完成三批次集中供地出让。
随着二批次集中供地进入尾声,截至11月14日,已有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11个城市公告其三批次集中供地的出让地块与拍地规则,无锡已于11月初完成三批次集中供地出让。
随着第二批集中供地流拍、撤牌率明显上升,目前已挂牌第三批集中供地的南京、苏州等地,竞拍规则出现了放松迹象。
22城第三批集中供地开始启动。截至10月27日,无锡、南京、苏州和深圳已经挂牌第三批集中供地,从竞拍时间来看,预计多数城市将在11-12月集中出让。
22城第二批集中供地即将落下帷幕,相比于首批供地,土地市场呈现出阵阵寒意。
目前,除了郑州和宁波,20个热点城市均完成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从第二批集中供地来看,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包括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在第二批集中土拍中均出现了撤牌、流拍的现象。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第二批集中土拍流拍加撤牌率高达31.8%。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