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1月下旬的两场土地出让,将房企对一线城市广州的拿地热情表露无遗。短短4天时间,广州卖地共计获得了309亿元。
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前9个月还是“稀客”的房地产项目近期再度成为产权交易所的“常客”。《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截至发稿,北京、上海、天津三大产权交易所的房地产业项目挂牌数量大约50个,较1月至9月的数目出现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为摊薄开发压力,高价地项目股权转让现象频发。
2016年接近尾声。在这一年,房地产市场再度上演楼市地市销售火爆的盛世行情。此波行情下,品牌房企前三季度的签约面积及销售金额大多已完成年度目标的80%,更有多家企业已完成全年目标。然而,在光鲜的业绩掩盖下,其财务报表数字却并没那么好看。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397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6.6%,增速比1~9月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56294亿元,增长5.9%。
12月6日,第八届地产中国论坛将汇集从事绿色科技建筑开发和研究的各界人士,对当下的绿色科技地产所遭遇的发展难题进行延伸讨论,敬请关注。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按照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沪深两市136家上市房企营业收入总计高达9126.72亿元,同比大涨37%;但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仅701.54亿元,相当于工商银行前三季度2227.9亿元净利的31%。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下,目前两市仅有20家上市房企发布了全年业绩预告,约占上市房企数量的14%,公布全年业绩预告的多是中小房企。
按照申万行业分类下,目前两市仅有20家上市房企发布了全年业绩预告,约占上市房企数量的14%,公布全年业绩预告的多是中小房企。
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显示,132家上市房企前三季度合计营业收入为8780.5亿,净利润只有687.8亿,平均利润率跌至7.8%;2016年上半年,130家房企的净利润率有8.15%,而即使在成交相对低迷的2015年同期利润率也有10.1%。
风风火火的房地产业成为了近半年来中国最为关注的行业,不过折腾得这么热闹,最终的数据结果却是房企利润率不断下滑。截至11月2日,根据机构对132家上市房企三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利润率跌至7.8%,再创新低。
恒大销售额超越万科,房企前9月业绩亮眼,“地王”及高负债房企风险累积。
土地市场量价倒挂、开发商持币观望、商业地产库存只增不降。国家统计局前8个月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已连续3个月下降,多项房地产市场指标背离。
2016年,房地产市场持续出现“高烧”现象,并将其热度迅速向金融行业传递。
8月份,热点二三线城市房价仍是“热度不退”。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前十位的多数集中在二线城市,其中郑州以5.6%的环比涨幅领涨全国。
记者通过统计A股125家上市房企半年报发现,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房企有53家。其中,亏损房企有23家,且均已连续多年净利润下滑。而在145家港股上市房企中,亏损房企则多达40家。今年以来,一二线楼市火爆的销售热情,为房企带来了销售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企业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跟上。相反,接近半数的房地产商虽然营业收入增长了,但净利润同比却出现下滑局面。
去年同期仅有万科一家销售额超千亿元。2016年上市房企半年报显示,又有恒大、碧桂园、保利、绿地4家房企销售额超千亿元。但“大好形势”却令业界担忧,利润增长仅是业绩涨幅的“零头”。“千亿级”房企“辈出”,昭示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什么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
楼市是今年以来最热门的话题,一二线城市在去库存和信贷支持下,成交量上升明显,随之而来的则是供需出现变化,例如北京,近期就出现购房者需求明显上升,难以购到合心意的房子,这背后也有由于高价地导致楼盘“高端化”,从而出现市场结构性问题。
地价的上涨还在持续。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前八月,拿地最积极的前五十家房企合计拿地为8355.78亿,合计建筑面积为11805万平米,平均拿地成本为7077.8元每平米。
上半年不少地方楼市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推动上市房企交出靓丽成绩单!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A股137家上市房企上半年营收达5956亿元,同比劲增39.5%,带动房企库存占比明显下降,而手头现金达到7099亿元。
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针对135家上市房企半年报统计显示,2016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合计为5695.3亿元人民币,相比2015年同期的4118.4亿元涨幅达到37.11%。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