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8月9日晚8时,郑州房管局一则关于取消限购的简短微博让市场沸腾起来了。取消限购对改善型住房的利好应说首当其冲。如今,距离限购解禁已经近一个月时间,改善型住房的市场销售是否有新的转变?记者走访了几个中高端商品房,发现高端改善型住宅在市场上表现抢眼,个别项目还出现了通宵排队现象。
自住房的使命就是取代保障房。对价格和建筑标准不满,是很重要的弃购原因。
近期,北京市自住型普通商品房项目陆续开盘,这种本被寄予厚望的新型住宅形态,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掌声,反而收获了不少吐槽。熊市不见底,人们追涨杀跌,就连便宜的自住房也出现了弃购潮。本刊采访了一名金隅汇景苑的购房人,她有关个体关于自住房的艰难选择,恰恰折射出政策的失效和无奈。
7月份公布的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在市场上引起了争论。其中主要焦点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下滑、产能过剩以及人口红利消失等因素。从而使得A股能否结束熊市备受争议,上证指数单周涨幅在缩小。不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这些担忧明年将逐步消化,宏观经济保增长压力不会太大。
如今,楼市的预期已经改变,因而价格出现反转,而这种预期何时会再次出现改变,依然是不可预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太多的人执着于发现拐点的左侧,事实上,能及时在拐点右侧发现趋势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强调已经发放的权属证书继续有效、已经依法享有的不动产权利不因登记机构和程序的改变而受影响。会议决定,按照立法程序要求,将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再推进相关法律修改工作。
“交5万享15万优惠”、“一次性付款9折、按揭9.2折”……无论是路上的公交车车身广告、电梯间广告,还是无孔不入的网络广告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各路开发商为冲业绩,纷纷在利润上“裸奔”来换取交易量。
5月23日,上海市黄浦区规土局公布有关董家渡社区13、15号地块的最新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该区域的平均楼面地价测算,上述地块的总价或将超过300亿元,有望取代广州亚运城地块成为新的全国总价地王。
短短一个上午,在郑州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的小杨,就接到了3条楼盘促销短信和一通售楼电话,其中既有“零首付”的诱惑,又有类似“1万(元)抵4万(元)”、“扫码抵5000(元)”的买房优惠。这让已经观望了几个月的小杨又动起了出手买房的心思。
合生创展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谢宝鑫曾在2013年业绩会现场表态,公司今年销售目标是希望实现15%-20%的增长。按该公司去年销售112.7亿元计算,今年目标折合约129.61-135.24亿元,前5个月完成度最多仅为12.09%。
5月接近尾声,由于销售乏力,房企上半年业绩颓势已现。公开资料显示,已披露前四月业绩的企业中,包括中海、保利、世茂、远洋等在内,有超过20家出现了业绩同比下滑的现象。其中,合生创展前4月销售额约12.2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5.08亿元同比下降65.2%,销售均价同比下降11.3%;此外,首开股份、瑞安房地产、恒盛地产的业绩降幅也超过了50%。
近日,南方某市物价、房管部门联合出台规定,凡是房企降价超过备案价格15%的,将无法进行网签,需要重新报备价格。此举被市场解读为“限降令”。
楼市“限降令”玩的是哪一出
郑州房产——地产中国郑州频道“看来大家资金链都不紧张啊,一场接一场的明星会。”几天前,接了一个圈内朋友的电话,在说到为搞活动找不到有效客源而苦恼的同时,还在感叹房企不缺钱的明星活动,“有些明星来个见面会,出场费都够办好多场周末活动了。其实现在开发商都学精了,靠论坛沙龙研讨会有点不管用了,活动能带来大量客户,才是硬道理。可都在邀明星,关键会不会有一天砸下去也不见有水漂啊。”
2014楼市裂变市场自我开启调整
供应过剩已成为整个房地产行业最严峻的问题,或许提升房企的大数据能力将有助于改善这种状态。
国内楼市正经历新一轮压力测试,一度“不差钱”的房企开始慌乱。
2014-2015:楼市见顶股市见底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在最近的报告中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多层次的两极分化时期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