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2月27日,北京和郑州迎来第三批次集中供地的“收官之战”。至此,今年22个城市均已实施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整体上看,近期土地市场出现回暖迹象,虽然底价成交占比较多,溢价率指标继续在低位徘徊,但土地流拍现象已较前期有所改善,市场出现趋稳势头。
12月2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的第三批集中供地中,总计成交14宗涉宅用地,1宗地价触顶,成交总规划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成交总价约94.11亿元,另外有11宗地块取消交易。
今年8月,杭州二手房交易推出“个人自主挂牌房源”功能,为“房东直售”提供了线上官方渠道,也引起了网络的广泛关注。12月,系统引入公证提存功能后,为交易提供司法保障,截至目前,平台已有多套二手房成功交易。
12月27日,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随着房山地块的成交正式收官。此次北京合计供应12宗住宅用地,有10宗顺利出让,另有2宗流拍,总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约90.98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276.83亿元。
北京第三批次土拍结果来看,房企依然在积极进军北京市场,但是拿地结构和思路发生了明显转变。从第一批次土拍市场一片大好,到二批次的集体遇冷重新审视之后,三批次土拍拿地结构由“高周转、快销”转向“刚需、稳健”。
即将过去的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特殊背景下经历了大起大落。回顾全年,无论是销售市场还是土地市场,均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市场表现及行业信心一度跌至冰点,房企信用危机爆发进入至暗时刻。
近日,贝壳研究院以“从链式衰退到良性循环”为主题,发布《2022年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
12月24日,湖北省武汉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当日揭牌的13宗地块全部成交,成交土地面积49.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161.1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93.87亿元。
北京第三批集中拍地将拉开序幕。据北京规自委官网消息显示,12宗住宅地块的竞买申请截止时间是12月23日下午3点。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仅有13家房企及联合体报名,其中7宗地块均获1家主体报名,另外4宗地块共9家房企竞争,朝阳管庄02地块再次无人问津。
12月23日,天津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共有11宗地块均以底价成交,总成交价约为76.74亿元。从成交结果来看,有8宗地块由国资企业竞得,万达、海奥等民营企业也各有所获。
第三批集中供地迎来尾声,杭州压轴出场最终成交35宗地块揽金760亿元,其中24宗地块触及竞价上限进入摇号环节,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至此,本年度杭州三轮集中土拍已落幕,全年土拍揽金总额超3000亿元。
12月23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公告,2021年天津第三轮两集中供地共成交9宗地块,总成交面积约为796757.3㎡,成交总价约为63.041亿元。
“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我排着队,拿着摇号牌。”这句歌词成为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下参加摇号房企的写照。
12月22日,长沙迎来第三批集中供地,共推出26宗地块,总出让面积约165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153.5亿元。最终,除了3宗叫停出让的地块外,23宗成交地块共揽金约144亿元。
上海再次设立超百亿城市更新基金,以推动城市更新项目的发展,万科、招商蛇口等五大房企纷纷入局。2021年在去杠杆、降负债的潮流下、叠加政策支持,城市更新发展步伐加快,房企纷纷加大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布局。
12月20日,江苏省常州市区集中出让6宗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价为114.32亿元。
我们将泰禾的年度汉字定为“诺”,这一诺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何止千金。
全国人大披露了10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一份文件,内容为财政部部长刘昆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决定(草案)的说明。短期的行业困境不会影响房地产税的推出,其出台与执行是必要的。
好房子一套就够了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1月份的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月度报告。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