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2家房企涌入成都,杭州一地块参拍房企数量创新高......近期,上海、杭州、成都多个热点一二线城市进行了集中供地,优质地块供应带动房企拿地热情恢复,但不同城市土拍“冷热不均”的现象仍然明显。
5月5日,湖北省武汉市2023年度首批供地清单的第一场土地拍卖活动落幕。当日以网上拍卖方式共成交土地7宗,成交土地总面积约18.8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42.80万平方米,成交总金额约25.34亿元。
4月28日,4月份以来,中国多个热点城市进行了土地集中拍卖。受到当地楼市触底回升的影响,土拍市场有所回温,一些热门地块受到企业追捧,争抢较为激烈。据中新经纬统计,4月份以来,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合肥、长沙、无锡8个城市土拍成交金额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
多城2023年计划供地量缩减,一线城市宅地供应微增
4月份以来,中国多个热点城市进行了土地集中拍卖。受到当地楼市触底回升的影响,土拍市场有所回温,一些热门地块受到企业追捧,争抢较为激烈。据中新经纬统计,4月份以来,上海、广州、成都、重庆、杭州、合肥、长沙、无锡8个城市土拍成交金额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
52家房企涌入成都,杭州一地块参拍房企数量创新高......近期,上海、杭州、成都多个热点一二线城市进行了集中供地,优质地块供应带动房企拿地热情恢复,但不同城市土拍“冷热不均”的现象仍然明显。
4月,房地产市场销售持续修复,优质房企开始积极拿地,带领行业回归有质量增长轨道。
次土拍总成交面积达170亩,总成交规划建面22.6万㎡,1宗宅地达到限价摇号,总成交金额为22.4亿元,平均溢价率为5.3%。
4月21日,随着闵行区3宗地块顺利成交,历时4天的上海2023年首轮土拍落下帷幕。
4月21日,随着闵行区3宗地块顺利成交,历时4天的上海2023年首轮土拍落下帷幕。
北京4月25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4月25日上午,2023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推介会在京举行。本次推介会共推介了73个拟于年内供应的项目,其中,八成以上位于“三城一区”、产业园区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中心城区项目22个,占比在三成以上;副中心及平原多点地区项目39个,占比近五成;生态涵养区项目12个,占比近两成。
报告称,本周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环比略有下降,同比保持增长,一线城市的销售复苏继续表现出持续性。土地市场同比量价齐跌,环比量升价跌,土地市场溢价率同环比均下降。
“去了好几家楼盘,都不提装修包了,看来买房的‘门槛’要降低不少。”南京市民殷小姐近日向笔者反映,过去被开发商视为“筛选”购房者利器的精装包越来越少,很多楼盘不再提供额外的装修选项。业内人士则认为,这是房地产市场调节的正常现象,并非意味着“精装包”的全面退出。
过去被开发商视为“筛选”购房者利器的精装包越来越少,很多楼盘不再提供额外的装修选项。
房地产总量扩张黄金时代结束已成共识,养老、文旅、康养、长租公寓、物流、联合办公等领域成为诸多房企战略试水的重点领域。
4月20日,上海迎来首轮宅地出让第三天。当天共计出让4宗涉宅用地,总出让面积约30.998万平方米,总起价约131.31亿元,4宗地块分布于青浦及奉贤两个区。
扬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方公开了《2023年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要点》。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0个大中城市房价最新统计数据。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比上月分别增加9个和17个。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3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3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增加,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幅收窄。业内人士认为,住房销售情况继续向好改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的积极信号。接下来,仍要在坚持“房住不炒”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购房政策环境,更好满足住房需求。
4月18日,上海今年首轮土拍拉开序幕,土拍将为期4天,首日开拍推出4宗涉宅地块。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