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土地问题仍然是农民最核心的利益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村土地问题更加凸显。“根据农业部的调查,近几年农民上访65%以上是为了土地,土地问题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问题。”
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值得注意的是,一号文件提出,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时,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值得注意的是,一号文件提出,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时,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19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方式试点改革稳步推进。本市将支持在海淀东升、大兴西红门等城乡结合部地区,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试点采取留地、还建物业、房地分离等多种方式,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让集体经济组织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保障农民的长远利益。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原标题:全国农地流转面积达26% 今年土改将推进三权分离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农业部获悉,截至2013年11月底,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6%左右,全国农村承包50亩土地以上的大户达到287万家,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完善与否,土地流转机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进程。建立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农业科技进步服务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的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和管理体制,将对提高土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打响“农地入市”发令枪,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安徽省,成为首批起跑者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之际,安徽省发布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20个县(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推出多项“农地入市”新政策。
《方案》提出,适当放宽对基层行的创新授权,减少或调整对农户融资担保物的限制性规定;针对农户贷款的特质,适当放宽对不良率的容忍度;农村土地流转要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杜绝滥用物权……
《方案》提出,适当放宽对基层行的创新授权,减少或调整对农户融资担保物的限制性规定;针对农户贷款的特质,适当放宽对不良率的容忍度;农村土地流转要严格控制土地的用途,杜绝滥用物权……
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表示,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正式提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层面,此举将释放巨大改革红利。
国土资源部法律中心主任孙英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正式提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层面,此举将释放巨大改革红利。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24日在京落幕。据记者了解,本次会议确定了农民与土地的权属关系,并明确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利。会议指出,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成员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无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中央明确土地承包权属于农民家庭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24日在京落幕。本次会议确定了农民与土地的权属关系,并明确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利。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