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楼市永远都不缺新闻。深圳6平方米高价蚁笼、密集出炉的地王、高达700%的土地溢价率、上市公司卖学位房保壳等,每个热点背后,大多有一个楼价不跌的预期。纵观近年来的楼市数据,虽然地王潮仅是周期性现象,但地价、房价却一直在上升通道。时隔四年后再度席卷全国的这场“地王潮”,无论在数量、价格还是溢价率都创出历史新高。高价地王频现背后,房企需要付出更多的资金拿地,考验的是房企的融资能力。不同于以往的是,在本轮地王潮中,房企债务融资比例急速攀升,和地价房价一起上涨的,还有房企原本就处在高位的财务风险。
9日,世茂股份公告其67亿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证监会否决,进一步加剧业界对上市房企再融资全面收紧的猜测。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以往作为房企定增标配选项的“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在近2个多月以来却频频遭到证监会详细追问,泰禾集团等个别案例甚至直接被否。由此带来的一个变化是,近期有不少房企对再融资方案做了“瘦身”——取消“偿贷”、“补流”等项目,新推出的定增预案亦避免触碰此类项目。
9日,世茂股份公告其67亿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被证监会否决,进一步加剧业界对上市房企再融资全面收紧的猜测。据上证报记者统计,以往作为房企定增标配选项的“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在近2个多月以来却频频遭到证监会详细追问,泰禾集团等个别案例甚至直接被否。由此带来的一个变化是,近期有不少房企对再融资方案做了“瘦身”——取消“偿贷”、“补流”等项目,新推出的定增预案亦避免触碰此类项目。
重组不成,反谋定增。对于中房地产来说,这期间一个名为“温州德欣”及其控制人杨剑平扮演的关键角色一直颇受外界关注。
8月27日,“2016年中国企业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在当前全球经济震荡下行之际,做“大企业”成了论坛鲜明主题词。
再融资将收紧?昨日上午,人民网援引证监会官员在周一的保荐机构专题培训会议上的会议纪要报道称,企业再融资募集所得资金不鼓励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并需详细披露募集资金的实际投向。该会议纪要特别关照房地产,“不允许房地产企业通过再融资对流动资金进行补充,募集资金只能用于房地产建设而不能用于拿地和偿还银行贷款。”
7月5日,新华百货发布公告,在今年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修改定增方案投票中,被认定为关联方而投票未作数的“宝银系”(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宝银;上海兆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兆赢))将新华百货诉至最高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撤销该公司2月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的全部议案,并请求赔偿2000万元。
在万科这一“主战场”面临决战之际,宝能集团对A股“分战场”的攻势却陷于停顿。南玻A昨日公告,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到期失效。这也宣告宝能借助定增增持南玻股权的计划最终未能落地。与此同时,宝能集团的另一“囊中之物”中炬高新,在定增方案发布近十个月后,也仍在原地踏步。
从2004年土地供应的“8·31”大限至今,国内土地市场大体已经历三波“地王潮”:第一次出现在2007年前后,第二次在2010年前后,第三次便是2016年。这一次,全国楼市分化剧烈,去库存攻坚战刚刚过半,局部地区的地王就已呈高烧之势。
绿地集团主动下调定增额度的背后,是近期再融资审核更为严谨。在刚过去的4月,就有富春通信(300299.SZ)、唐人神(002567.SZ)等公司定增重组预案接连被否。
中交建利用在资本市场的挪腾之术,在盘活现有资产的同时,成为拥有两个上市平台的地产巨头。
根据绿地控股2015年底公布的定增预案,调整前,绿地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高达301.5亿元。这意味着,绿地修改的预案已经将此前定增募集资金规模缩减了48%。
截至5月15日,包括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南京等热点二线城市共计21城,2016年共有110幅土地陆续产生了地王,它们在“高单价、高总价、高溢价率”的“三高”指标中,至少符合其中一条。而细察这些地王背后的资金推手,记者发现,上市房企是最主要的地王制造者。
截至5月15日,包括四大一线城市以及南京等热点二线城市共计21城,2016年共有110幅土地陆续产生了地王,它们在“高单价、高总价、高溢价率”的“三高”指标中,至少符合其中一条。而细察这些地王背后的资金推手,记者发现,上市房企是最主要的地王制造者。
4月24日,北京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去年底公司公告的30亿定增一事尚未有下文。2015年12月31日,王府井发布定增预案,拟以23.02元/股非公开发行13032.15万股,募集资金总额30亿元,将用于投建多个购物中心项目及O2O全渠道项目,旨在完善公司经营业态战略布局。“还在等审批,这笔钱还没到位。”该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地产上市公司一直是各路机构关注的重点,去年的举牌热更使得地产板块热度上升。梳理年报等数据发现,截至去年四季度,具有转型概念的房企被机构增持较多;保险资金投资地产公司方面,民营险资成为主力。
另一项风险来自于土地长期闲置,由于中炬高新未开发地块闲置10年或超过15年,是否会被当地国土部门收归政府储备,也面临不确定性。
12月下旬停牌的东百集团今日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10.63元每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亿股,募集资金12.76亿元,用于福安市东百广场建设项目及偿还借款。东百集团定于今日复牌。
受多次降息、低利率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是近年来房企资金面改善最为彻底的一年。除了本身去化的提升,短融、中票、公司债、再融资等多元融资手段则为企业锦上添花。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行业整体逐步进入“白银时代”,房企在融资方面也越发理性。高杠杆、高利率时代一去不复返。困境则推动变革,不少房企开始不断探求金融创新,以追求更稳妥、理性的融资平台,甚至作为公司转型新方向。
自从11月12日发布120亿元定增预案并复牌后,中江地产的股价便直线上涨。一连14个交易日,公司股票都是一字涨停,12月2日,尽管A股巨幅波动,中江地产仍大涨7.81%。从中江地产11月12日复牌后至今,公司已出现了16个涨停板。“中江地产股价直线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新三板市值最大PE九鼎投资未来的一个估值。”有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