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取消住宅地块的毛坯房限价,将竞买保证金下调,还取消了部分地块的配建要求——这是3月13日公布的东莞土拍中最为惹人关注的变化。记者发现,包括南京在内的国内多个城市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土拍“门槛”,是否能提振房企信心有待观察。
机构统计显示,1-2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2460.71亿元,同比下降超过六成;百强房企拿地额同比降幅也超过六成。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大力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新市民和青年的住房困难问题。今天,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部长王蒙徽表示,力争全年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0万套(间),新筹集公租房10万套,棚户区改造120万套,并且将加快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
2月23日,上海2022年的第一批次集中供地“阵容”出炉。据上海土地市场官网显示,本次上海共推出40宗土地,均为涉宅用地,总供应面积215.6公顷,总起拍价850.7亿元,保证金比例20%;触顶溢价率最低为4.24%,最高为10%。
北京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17日收官。两日合计,北京土地出让收入逾480亿元。
北京于2022年2月16、17日历时2日的首轮集中土拍圆满结束,从出让结果来看,成功出让17宗地块,流拍1宗,揽金490.225亿元,整体溢价率为4.46%,稍低于2021年首轮集中土拍的溢价率水平,但较高于2021年第二、三轮溢价水平,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第一、二、三轮集中土拍溢价率分别为6.41%、4.13%、1.04%。
2月17日,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收官。在当天的现场竞价中,8宗地块全部现场成交,总成交金额约273.26亿元。加上昨日(2月16日)成交的9宗地块,北京首轮17宗涉宅地块共揽金480.2亿元,平均溢价率仅4.46%,此外还有1宗地块流拍。
2月17日,北京市2022年第一轮集中供地收官,18宗出让地块中,1宗流拍,剩余17宗顺利成交,总成交额480.22亿元。
北京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17日收官。两日合计,北京土地出让收入逾480亿元
2月17日,据中指研究院分析成,北京土拍18宗地全部出让完成,17宗顺利成交,1宗石景山830地块再次流拍。
1月28日,澎湃新闻在福建省厦门市统计局官网看到,厦门统计局于1月26日发布《2021年厦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运行分析》,《分析》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三条对策建议,其中之一为“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销售市场,做好‘房地产税’试点落地厦门的前期准备工作,以防止全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1月19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称,宁波三批次集中供应38宗地全部成交,其中有5宗地块触顶进入摇号阶段,整体看本次集中供地好于预期。
1月18日,浙江宁波第三批集中供地的38宗涉宅地块开拍,合计出让面积约2145亩,起拍总价约231亿元。最终,38宗地块全部成交,其中3宗地块“触顶”进入摇号环节,总成交价超247亿元。
今年2月份,全国22城启动供地“两集中”政策,要求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原则上每年不超过3次。在三批集中供地规则的确立上,基本呈现出松-紧-松的特征,规则的调整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2021年,虽然地产行业遭遇了许多挫折,但北京楼市依旧坚挺。据克而瑞数据库统计,2021年北京新建住宅(含普通住宅、别墅、共有产权房)共实现成交额4784亿元,创下年度北京新建住宅市场成交额新记录,全年共成交新建住宅8.1万套,为自2017年以来的成交量新高。
这场持续一年的住宅用地供应“批发”,22城累计成交住宅用地2064宗,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约2.44亿平方米,累计完成出让金超2万亿元。
随着北京、郑州第三批集中供地落幕,除了将在2022年1月进行第三次土拍的宁波,2021年首次实行的重点城市集中供地画上句号。
12月30日,江苏南通市区第三次集中拍地拉开帷幕,此轮土拍共推出商品住宅地块21宗,总出让面积114.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1.88万平方米,总起始价约93亿。
12月29日,江苏扬州集中出让13宗涉宅地块,全部成交,总成交价约71.8亿元。其中,11宗地块底价成交,2宗地块溢价成交。从成交结果来看,此次土拍的竞得人多为当地房企,未见品牌房企现身。
北京第三轮土拍迎来收官。共成交11宗地块揽金281.51亿元,另有京土整储挂(丰)[2021]083号、京土整储挂(朝)[2021]094号地块因无人报价最终流拍。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