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正从土地“供给侧”解决供需结构不匹配问题,扩大政策性住房、租赁住房的比重。下半年,伴随着共有产权房、限价房的入市,北京楼市仍将运营平稳。
2018年第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未录得新增供应,租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态势。全市季度净吸纳量录得196,431平方米,创近7年新高;其中甲级写字楼净吸纳量贡献率高达64%。需求方面,租赁需求中TMT行业位居首位,新增需求占比达33%;金融行业中传统金融的新租和扩租需求较为活跃。
北京写字楼市场旺盛需求推动了市场租金上调,截止2018年上半年,北京全市写字楼市场净吸纳量共计达41.3万平方米,同比上涨48.6%,五大核心商圈写字楼有效净租金按建筑面积计算达每月每平方米人民币430.2元,同比上涨3.6%。
昨天,承载着历史的辉煌,驿负着时代的希冀,王府中環在容聚代代京华儿女深沉情怀的王府井大街盛大开业!这一由香港置地斥资 12 亿美金倾情打造的旗舰项目,标志着在北京核心地段一个融合国际化高端零售、环球珍馔艺膳和文化艺术体验的全新地目标诞生
2018年第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迎来两个新增项目,合计为市场带来约14.5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目前,全市甲级写字楼存量达到1,065万平方米(含自用面积)。
在住宅销售整体市场方面,预计满足刚需阶层的中小户型成交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而全市整体房价在2018年有望继续企稳回落。
2017年1月10日,第一太平戴维斯举办了2017年第四季度华北区市场报告会,就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北京零售市场、北京住宅租赁市场、北京住宅销售市场、北京销售与投资市场,以及二线城市甲级写字楼市场和零售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
仲量联行认为具备个性化经营特色、成熟运营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承租能力的源于街面的优质品牌商家将会在购物中心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州被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之后,运河核心区也相应成为通州高端商务区功能的主要承载地,一众知名开发商相继进驻,带去一系列商务楼宇、酒店以及城市功能综合体项目。
预计未来几年,在酒店业和传统百货业表现低迷的背景下,核心区老旧商业项目的改造将更加受投资者关注。
预计未来几年,在酒店业和传统百货业表现低迷的背景下,核心区老旧商业项目的改造将更加受投资者关注。
7月7日,2016 - 全球领先的房地产服务商戴德梁行今日举行2016年第二季度媒体发布会,重点回顾第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及零售市场的发展情况,并进行展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场保留了原有的传统圆形中庭设计,但在中庭周围,SOHO中国摆上了一圈开放式办公桌。而原有租给店铺的空位,潘石屹则将它改成了单独房间的办公模式。
1966年,香港第一家现代意义的购物中心海运大厦(可称海港城第一期)正式开业,建筑面积达60200平方米,在当时可算是亚洲最大型的购物中心之一。日本比香港晚三年,1969年,日本第一座大型购物中心玉川高岛屋在东京开业。而中国大陆则比中国香港晚了24年、比邻国日本晚了21年,直到1990年8月,位于北京CBD中心区的国贸商城开业,中国大陆才算真正意义上步入购物中心时代。
日前,商业地产研究机构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2016北京房地产市场展望》。报告指出,2015年,北京零售物业市场合计新增供应40.3万平方米,为2012年以来最低。2016年,北京零售物业市场预计将迎来54.8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供应量较2015年有所增加,但低于过去10年的年平均供应水平。
近期,多家机构发布报告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需求强劲,整体空置率继续走低,租金则持续攀高。这部分租赁需求,以IT和金融类公司为主。
中新网1月8日电 2016年1月7日,房地产服务运营商戴德梁行举行了2015年第四季度媒体发布会,总结了北京商铺市场的运行情况。戴德梁行方面表示,随着各大商场积极引入快时尚和餐饮项目,目前北京市场中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进入2016年,零售物业优胜劣汰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市场中也将出现更多来自重塑资产潜力、提升资产价值方面的再改造商业机会。
又到11月,又迎“双11”!在已成为习惯的“双11”消费逻辑刺激下,电商迎来集体狂欢。而这狂欢对面的,却是:传统商业地产的出租、出售受到了怎样的影响?面对电商的冲击,购物中心有哪些应对措施?传统商业地产的未来前景如何等一系列疑问。受到电商持续压力下的商业地产钱途如何,已成为“双11”不可不看的焦点。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