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月12日早间,万科发布公告暂停A+H双平台股票交易,随后补充公告称,系收到股东华润的通知函,华润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润国内贸易有限公司将筹划涉及所持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项。华润究竟是要退出?还是增持?万科股权之争又到了节骨眼上!
1月12日早间,万科发布公告暂停A+H双平台股票交易,随后补充公告称,系收到股东华润的通知函,华润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中润国内贸易有限公司将筹划涉及所持公司股份的重大事项。华润究竟是要退出?还是增持?万科股权之争又到了节骨眼上!
想到2016年的楼市,无疑让人五味杂陈:从上半年的一线城市、重点二线城市房价飙升,到国庆期间中央出台调控政策,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在这样的大起大落中,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额首次突破10万亿,而抢房潮、离婚潮、高价地、四小龙、卖房保壳种种现象,则又构成了2016年楼市一幅幅独特的风云画卷。
年年有新词,今年尤其多!一起来盘点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大拉轰热词!
从9月底开始,楼市风向转变。短短的国庆假期,全国20余个热点城市纷纷发布楼市调控新政。
2016年接近尾声,房地产有哪些热词让你印象深刻?一起来盘点一下吧!
万科股权之争始于2015年,贯穿2016年,未完待续。在宏观审慎的大前提下,这是一场资本逻辑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一次资本市场公共治理结构范式的探讨,一个关乎金融监管体制重塑和完善的过程。
历经逾一年,万宝之争这一场世纪大争夺仍牵动多方神经,每一个细节都足以影响整个事件的走向。
12月22日,深交所网站发布消息显示,万科独立董事孙建一于12月21日再度减持万科A股股份7.5万股,减持均价20.38元/股。
随着监管部门对险资监管的加强,漫长的万科股权之争正在迎来新的变化,险资或其一致行动人可能会部分退出,但退出过程依然充满悬念,多方的博弈结果走向何方仍值得关注。
万科A与深圳地铁重组“告吹”事件持续发酵,在前日大跌6%之后,昨天万科A未能止住跌势再次重挫近4%,以20.33元收盘。
风动、云动还是心动,进退转换一念之间。推动万科创下3200亿元市值记录后,一众“野蛮人”却谦让了起来,相互寒暄、攀谈,甚至羞涩地将不久前还视若珍宝的股份小心兜售,惟有对那扇触之即破的“万科之门”熟视无睹。
“即将过去的2016年,企业家和创业者都处在不确定的焦虑之中,当然我是最有资格焦虑的人,但你们看我的样子像一个焦虑者吗?”
万科与深圳地铁的联姻宣告终止,股价昨日大跌逾6%,近22个交易日更是累计下跌27%。若从最高价计算,市值损失约780亿元,相当于万科卖6万套100平方米的房。
昨晚,万科A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终止与深圳地铁集团重大资产重组,这意味着万科股权之争的六方势力已经有四方给出了明确表态,考虑到此前安邦已经暗示的“财务投资”,目前只剩下华润。
在恒大表态无意控股股东、深圳地铁入主无望后,万科最大股东宝能集团则卷入了监管风暴。
在恒大表态无意控股股东、深圳地铁入主无望后,万科最大股东宝能集团则卷入了监管风暴。
王石说,万科是各路资本眼里的唐僧肉,谁都要觊觎,这也正是困扰万科管理层们一整年的难题,不过,监管部门近日来频频痛斥险资举牌,这似乎让万科股权角逐的走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郁亮更是说“我们需要的是东风”。监管环境生变,万科管理层们就此迎来东风了吗?宝能系、恒大系是否会在监管压力之下退出?临近岁末,万科的股权之争仍将上演精彩戏码。
近日,关于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痛斥资产管理人为“野蛮人”的事件迅速占领了众多媒体的各大版面,各方言论纷纷登场,甚至矛头直指“险资”。目前,该事件依然在不断发酵,大众对举牌、恶意收购、险资讨论热烈,并对如何管理教化“野蛮人”这一话题各抒己见,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穿透式监管能规范资本市场举牌等行为。
在股权层面,万科管理层的劣势明显。万科管理层合计权益占比也不过只有8.41%。距离宝能、华润、恒大有较大悬殊。但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宝能系通过资管计划和万能险筹集的钱,还是恒大通过恒大人寿买入万科,这些用于举牌的资金都是宝能系和恒大系加了杠杆后的资金。但新一轮监管风暴的背景下,存在变数。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