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岁月长河里,纳藏着城市的变迁发展,也记录着一个企业的砥砺前行。
受疫情反复、市场信心尚未恢复等因素影响,今年前4个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同比大幅下滑。
三四月份是各个城市第一轮集中供地推出的时间,相比之下,受市场融资环境以及土地供应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百强房企的投资压力不减,拿地规模萎缩明显。据机构数据显示,1-4月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有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
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有所恢复,但还局限于优质地块及核心城市,距离整体恢复还需要时间,基于政策面风向的转变,预期下半年恢复态势有望持续。
中南建设:2022年一季度营收77.5亿元
波诡云谲的2021年,美好置业一路向下。
2021年保利发展营业收入与销售业绩实现双增;三道红线持续绿档,财务指标进一步优化;融资成本不断下降,经营性现金流连续4年为正;多元产业快速增长,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4月18日晚间,荣盛发展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1年度业绩亏损45亿–60亿元。
随着多座城市限购限售调整、房企融资合理需求优化等政策面暖风吹拂,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出最困难的阶段,但房地产行业的春天还未完全到来。
近日,诸葛找房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展望》报告。报告指出,房地产市场政策暖风频吹,多城迈入松绑期 ;土地市场低位运行,首轮集中土拍热度未起 ;新房市场复苏之路漫漫,成交继续探底 ;二手房市场局部修复,热点城市二手房恢复速度领先新房。
进入2022年,一季度新房市场成交未有明显起色,成为近五年同期的次新低,仅高于2020年一季度成交量,较去年一季度成交下跌近四成。
2022年3月,受疫情、行业信心不足等影响,中国房地产市场整体表现持续低迷,销售业绩表现不尽人意。
出台近两年的“三道红线”政策将房地产行业推进调整通道,举债扩张的“高周转”发展模式已经退出舞台。在此背景下,百强企业的“规模”也不再是“万金油”。
这个春天乍暖还寒,中国楼市同样冷热交织。
出台近两年的“三道红线”政策将房地产行业推进调整通道,举债扩张的“高周转”发展模式已经退出舞台。
这个春天乍暖还寒,中国楼市同样冷热交织。一边是“稳楼市”的城市越来越多,力度越来越大,另一边,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量价等数据却未出现明显反弹,被市场寄予期望的3月楼市“小阳春”似乎缺席了。中国楼市会走向何方?
3月31日,中指院发布的《2022中国商业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3.9%,市场份额微降至49.9%。
3月31日,龙光集团发布2021年管理业绩。年内,公司积极应对房地产行业调整,努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坚持聚焦主业和区域深耕战略,强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3月30日,大唐集团控股(以下简称“大唐地产”)发布经审计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
在漫长、艰辛的自救后,“不甘躺平”的融创还是面临展期局面。而此前已有24家民营房企陆续宣告债务展期。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