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022年,疫情反复、部分期房项目停工等因素,叠加中长期住房需求动能释放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年,没有哪一个行业比房地产更能感受到寒冬的凛冽。
2023年广州楼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以及房地产行业利好信号的持续释放,今年元旦假期,广州各大楼盘的售楼部热闹了起来。据阳光家缘数据显示,元旦三天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广州新建商品房共签约517套,同比去年上涨约39.73%,网签面积同比上涨约46.10%,除天河区、从化区、越秀区以外,各区域的网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2022年的房地产行业规模已重回2015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额13.3万亿元,成交面积13.6亿平方米。”
2022年的房地产行业规模已重回2015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额13.3万亿元,成交面积13.6亿平方米。
始终将产品力作为立足之本的龙湖集团也持续推陈出新,重磅推出高定新产品系——龙湖御湖境,再一次御领中国的品质人居,打造显赫的圈层之境。
12月19日,成都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16宗涉宅地块中1宗流拍,14宗以底价成交,位于高新区的1宗宅地则以近15%的溢价率被招商蛇口竞得,本批次土地出让金总计约104.27亿元。
近日,中建智地在北京市房山区开发建设的中建·学府印悦零碳养老用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年末全国再迎集中供地小高峰,多个城市陆续发布或完成四、五批次集中供地。天津四批次土拍也将于2022年12月19日开启。
12月7日,中指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总结&2023展望》报告。
12月7日,中指研究院发布《中国房地产市场2022总结&2023展望》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房地产政策进入全面宽松周期,在“房住不炒”总基调指导下,监管部门多次出台利好政策,从支持需求端到支持企业端,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为地方因城施策释放空间。
2022年结束在即,从克而瑞最新发布的百强房企销售排行榜来看,前11月,房地产百强房企的累计销售业绩,无论是全口径、操盘口径还是权益口径,同比下降皆超四成。
2022年结束在即,从克而瑞最新发布的百强房企销售排行榜来看,前11月,房地产百强房企的累计销售业绩,无论是全口径、操盘口径还是权益口径,同比下降皆超四成。
12月2日,据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前11月百强房企的累计销售业绩,无论从全口径、操盘口径还是权益口径,同比下降皆超过四成。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主管陶淑茹1日在一场月度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今年前11个月,各阵营房企数量均有明显减少。其中,“千亿房企”(销售额超1000亿元人民币)19家,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减少近半;“百亿房企”(销售额超100亿元)10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51家,减少三分之一。
12月1日,近日,多家机构公布了2022年1-11月百强房企销售情况。克而瑞报告显示,TOP100房企实现单月销售操盘金额5589.8亿元,环比微降0.3%;同比降低25.5%,降幅较9、10两月基本持平。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11月销售操盘金额的同比降幅仍保持在42.6%的较高水平,分析也指出,近期虽然市场政策端和企业融资端释放利好,但企业销售端受制于市场整体需求和购买力,表现仍处于低位。预计百强房企全年业绩的同比降幅将保持在40%以上。
2022年行至尾声,中国房企销售仍在筑底。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主管陶淑茹1日在一场月度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今年前11个月,各阵营房企数量均有明显减少。
自2021年22城土地集中出让以来,房地产的土拍热度一再走低,不仅仅是集中供地的22城,全国土拍热度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由于部分房企在短期内显示出流动性困难,城投公司一度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力军。但近期数据显示,平台公司在土地市场“托底”的意愿也有所下调。
债券违约,业绩下滑,千亿、百亿房企俱乐部继续以断崖式态势减员。今年的三季度,房企正经历新一轮生死大考,就在整个市场风声鹤唳之时,融资端正加大力度,助力房企熬过这个年关。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