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郑志刚将改任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自2017年3月1日起生效。
万达集团掌门人王健林曾公开指出,2017年是万达的关键一年,透露今年将有更大的变化,今年如果能照目标、照预期完成,万达原定的2020年转型目标也许2018年就能完成,此番重启百货举动能否有助于万达转型成功还有待观察。
经历了多年的商品房开发,居住人口的加速聚集,昔日的商业洼地——南城,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2016年,南城商业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一年之内,多家大型品牌商业地产落地丰台、大兴。业内人士认为,南城商业无论从布局还是业态的丰富性,都已成气候。
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在2017年不会动摇,但是也应该看到基础设施投资正在很多地方取代房地产投资的份额。
1月3日,上海社科院发布了国家高端智库报告系列的《2017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报告在分析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时指出,中国增长小幅下探,供给侧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查到已公开的裁判文书显示,去年12月至今,涉及庄胜崇光的裁判文书达84份,均为合同纠纷案和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此外,知名化妆品牌现已集体“抛弃”庄胜崇光,其中一家化妆品牌导购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撤柜是被“逼走”的。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和开发企业普遍表示,当前商品房库存中非住宅的压力远远大于住宅。“去库存压力还是更集中在非住宅,特别是商铺、办公楼等。安庆商业物业的去化周期至少需要五六年。”
专家表示,商业地产等非住宅地产库存形势比住宅更为严峻,另一方面,因为部分老政策没有适时更改,现有项目规划中,住宅的商业配建比例仍无法调整,可能还会继续“加库存”。
品牌影响力和引流能力都比较强的麦当劳和星巴克也纷纷在该项目开店,他们看中的究竟是什么?对此,汇金星力城项目投资运营方代表——汇金资本执行总裁张华强,看资本力量,如何搅动商业地产市场。
记者了解到,一方面百货业受电商冲击,业绩持续萧条,另一方面,目前传统百货业模式过时、竞争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等也已成传统百货业关门潮接踵而来的重要原因。
近日,位于上海黄金商圈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即将关店的消息一出,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随之与梅陇镇广场、恒隆广场并成为“金三角”的中信泰富广场多家商铺关门的传闻又掀波澜,虽然消息最终证伪,但这家开业十余年的商场正在转型谋变中却是不争事实。
新政落地之后,与住宅领域的萧条相比商业地产领域正在经历着新一轮洗牌,大宗交易频繁出现,老的资本撤出与新的买家进入成为了市场主旋律,不过誉翔安地产创始人王珂表示,目前整个国际商业地产领域有一种找不到“锚”的感觉。
作为北京重要的老牌百货商场之一,华堂承载了很多消费者的购买记忆。但是近年来却屡屡陷入关门的困境,不久前,华堂商场北京十里堡店发布公告称,华堂商场十里堡店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停止营业。
随着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中的第12条:“允许改建房屋用于租赁。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不变,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调整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应当按照居民标准执行。”如今,不少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始“商改住”政策的调整。
新世界发展发布2016年财 政年度综合财务状况报告。年内新世界发展录得收入595.7亿港元,股东应占溢利86.7亿港元,同比下滑54.655%。在香港零售市场疲弱情况下,香 港租金收入依然录得6%涨幅至15.73亿港元。年内,在退出二三线城市后,2016年8月新世界发展又在深圳拿地,欲杀回内地一线城市。
百货业之所以会出现全行业平均亏损的情况,主要是受港股上市公司人和商业巨额亏损的影响。根据人和商业2016年半年报,其营收为5.23亿元,亏损却达到了144.93亿元。
记者通过统计A股125家上市房企半年报发现,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房企有53家。其中,亏损房企有23家,且均已连续多年净利润下滑。而在145家港股上市房企中,亏损房企则多达40家。今年以来,一二线楼市火爆的销售热情,为房企带来了销售业绩的高速增长,但企业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却没有跟上。相反,接近半数的房地产商虽然营业收入增长了,但净利润同比却出现下滑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9月5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称,2013年以来,我国百货店陷入一个倒闭潮,目前,倒闭趋势仍然在加剧。
去库存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任务, 由于实体商业不景气,商业地产等非住宅去库存形势比住宅更为严峻。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二三线城市商业、办公用房可售周期已达50个月左右,对此,福建、 四川、昆明等地出台“商改住”政策。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可通过供地、规划控制增量,支持待开发用地、已建商业用房使用性质变更等多种办法,推进 商业地产去库存。
去库存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任务,由于实体商业不景气,商业地产等非住宅去库存形势比住宅更为严峻。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二三线城市商业、办公用房可售周期已达50个月左右,对此,福建、四川、昆明等地出台“商改住”政策。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可通过供地、规划控制增量,支持待开发用地、已建商业用房使用性质变更等多种办法,推进商业地产去库存。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