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高速与旅游互融发展新业态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9-10-30 11:00:34

10月29日,太行山高速公路成为我国第一条旅游高速公路。

串起多个旅游景点,太行山高速公路把旅游作为现代交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打造交旅融合产业协作平台,不断拓展高速与旅游互融发展新业态,得到了国家有关机构的认可。

把太行山打造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10月29日,在太行山高速公路沙河服务区,记者看到,服务区后方有五条小山脉,风光秀丽。

指着一条新建的ETC车道,沙河服务区负责人魏兵介绍,该服务区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服务区车道,让车辆、游客可以深入山谷一览秀美景观。“未来,我们将在五条山谷中开发建设各具特色的游览线路,将服务区打造成集观光旅游和购物休闲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魏兵说。

“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交通服务不断升级,实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潮流化。太行山高速沿线各个服务区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河北交投集团总经理齐树平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29个省(市、区)已经开展旅游公路建设。多个省份出台旅游公路、通景公路建设发展指导意见。我省把“扶贫致富路、精品旅游路、百年工程路”作为太行山高速的建设目标。河北交投集团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组成联合调研组,对高速公路沿线各市县进行充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省发改委据此编制了《河北省太行山高速公路沿线绿色产业带发展规划》,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太行山高速连接4A级及以上景区53个,具有发展红、黄(皇)、绿、蓝(水)、白(滑雪)五色旅游的巨大潜力,以及适合休闲度假、游玩、康养的山、水、峡、林、地热等特色自然资源。河北交投集团董事长王国清介绍,他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坚持点轴开发原则,沿太行山高速公路布局若干个竞争力强的旅游聚集区,扶持发展康养旅游、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自驾旅游和研学旅游等项目,形成壮美太行、历史文化、京西百渡等三条品牌主题线路,把太行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建立交旅融合产业协作平台

在太行山高速公路临城服务区,来自江苏交通运输系统的丁峰非常惊喜。

他的一位亲人托他购买一种进口药,他一直没时间买。在临城服务区的电子屏幕上,他恰好看到这种药品的电商信息,立马下单购买。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能买到这种不常见的药品,服务区的工作做得真细致。”丁峰跷起了大拇指。

“超市引进了马来西亚、德国、法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数百种商品,由保税仓直接发货,保证了进口商品的质量。进口商品直营服务既满足了中高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让广大司乘朋友享受到了‘足不出户全球购’的新体验。”在临城服务区,跨境电商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推动交旅融合进程中,我们把交通资源和旅游资源甚至电商资源全面有机整合起来,为司乘人员提供‘服务上路,产品上云,信息上屏’的智慧服务体验”。尚太行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在建好服务区游客中心基础上,太行山高速多个服务区升级建立了交旅融合产业互联网协作平台——全域智慧旅游平台。该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同步服务于全省各级文旅部门、各个旅游景区、涉旅企业和旅游服务机构,实现了全域旅游产业互联网的统一融合。平台还设置了高速沿线旅游电子导览系统和旅游消费引导系统,可实时发布沿线区域的旅游资讯。同时,还建设了以大型电子显示屏为主体,以服务区公共卫生间、餐厅、超市等区域为辅助的联网播报系统,实时播报旅游活动,展示沿线旅游好景点。

线上组织活动的同时,服务区也成了多种线下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

“我还是第一次吃到太行山的特色小吃。”在太行山高速临城服务区,来自北京的刘女士手捧着刚出锅的驴油煎灌掌说。10月25日至10月31日,“太行山美食节”在临城服务区如火如荼举行。

美食节上,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吉祥三宝、大锅菜煮饺子、黄米油糕等30余种特色小吃,还能购买到太行山核桃、珍菌、栗蘑等50余种地方特色产品。

“未来的高速公路,只有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中,与旅游产业高度融合,才能实现持续繁荣。”省高速公路禄发实业公司总经理孙国忠表示,下一步,太行山高速沿线各单位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抓手,力争打造主题鲜明的示范性服务区。 

封面图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
网站无障碍
拓展高速与旅游互融发展新业态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9-10-30 11:00:34
串起多个旅游景点,太行山高速公路把旅游作为现代交通转型升级重要方向,打造交旅融合产业协作平台,不断拓展高速与旅游互融发展新业态,得到了国家有关机构的认可。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