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银行业不良率7个月突增两倍 风险蔓延珠三角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 2014-10-17 09:39:00

[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走访温州时感受到的处处弥漫着负面情绪不同,不管是传统金融业机构的高管,还是佛山当地的民间金融人士都出奇一致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他们看来,这种信心源自佛山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

10月,佛山,这个依傍广州、下承粤西的南方小城隐隐透着一丝秋凉。城中的繁华一如往常,只是远处的新城区已现大片停工,尚待封顶的一幢幢高楼显露出一丝萧索。

此刻的佛山,感到深深凉意的应该还有当地的银行业。

《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约192.1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31.6亿元,增幅高达217%。仅7个月时间,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就从年初的0.85%升至2.6%。

长期以来,得益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佛山的金融业也极为发达。即便是在中国银行业最为难熬的2012~2013年,佛山银行业的资产总量依然保持着超过10%的增速,和不到1%的低不良率。

但这场迟来了两年的风暴终究还是来临了。去年下半年,钢贸、塑贸企业聚集的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最先拉响警报,多家企业资金链断裂。随后,佛山当地银行业的不良率开始蹿升。而受此影响,多家银行佛山分行的行长也被更换。

如今,从佛山发端的这波风险仍在珠三角蔓延。随着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银行资产质量的不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珠三角是否会步长三角的后尘,而佛山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温州?

多家银行不良率超5%,最高17%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大市,佛山不仅走出了美的、格兰仕等知名家电品牌,当地企业在机械装备、建筑陶瓷、节能环保等行业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它还是广东的金融重镇,仅银行业资产总量就超过1万亿。

雄厚的制造业是佛山经济、金融繁荣最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各家银行都在此排兵布阵,投入大量资源的重要原因。也因此,在2012~2013年的全国银行业的艰难岁月里,佛山银行业的资产总量仍取得了10%以上的增长率,而不良率则不到1%。

但好景不长,杠杆率过高的钢贸、塑贸行业资金链断裂,终于成为这波珠三角银行业不良风险爆发的导火索。

《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约192.14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31.6亿元。而据当地银行业高管估计,其中钢贸、塑贸行业几乎“贡献”了一半的不良贷款。

短短7个月时间,佛山银行业的不良率从年初的0.85%增至7月末的2.6%。根据《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数据,截至7月末,至少已经有8家银行在佛山地区的不良率超过5%。

其中,钢贸、塑贸企业聚集的顺德区更成为了不良爆发的重灾区。截至今年7月末,某国有大行顺德分行的不良贷款率已高达17%。

不良贷款大幅增加,使得佛山当地的银行业机构也因此经历了一场“大换血”。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佛山分行行长被更换;亦有原本直属总行管理的一级分行被降格为二级分行。

佛山银监局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2013年下半年以来,受钢价下行、信贷政策偏紧以及企业资金错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陆续出现部分钢贸企业资金链断裂情况。

佛山银监局方面称,目前,监管部门已联合当地银行业、钢贸企业等采取了应对措施。据佛山银监局介绍,截至2014年8月,佛山银行业提取资产减值准备金253亿元,比年初增加83.7亿元,其中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242.78亿元,当年累计已核销15.41亿元。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佛山银行业不良率7个月突增两倍 风险蔓延珠三角
来源:地产中国网综合2014-10-17 09:39:00
《第一财经日报》从权威渠道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末,佛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余额约192.14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31.6亿元,增幅高达217%。仅7个月时间,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就从年初的0.85%升至2.6%。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