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公布!雄安地热可为1亿平方米建筑供暖制冷

来源:北京日报 2020-11-27 13:36:15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土壤环境质量优良,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经过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区地下地质结构、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已基本查清。目前“透明雄安”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实现了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自然资源多要素调查监测,可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浅层地热可供暖制冷

为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了工程地质、土地质量、地下水与地面沉降、地热清洁能源、白洋淀生态环境等多项调查工作,日前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透露,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储量大、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技术、经济、环境可行条件下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可为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提供稳定安全的清洁能源供给。

调查成果显示,雄安新区浅层地热能广泛分布于地下0~200米,适合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利用,可利用资源量折合标准煤400万吨/年,能满足约1亿平方米建筑物供暖、制冷需要。中深层地热主要是地下热水,集中分布在雄县、容城、高阳三个大中型地热田地下600~4000米,热储层温度60℃~130℃,在采灌均衡条件下地下热水可利用资源量为4亿立方米/年,折合标准煤346万吨/年,可支撑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

雄安新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调查成果可为新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设用地规划调整提供科学依据。雄安新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工作查明,起步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清洁无污染风险,其中一等无污染风险的土地占99.241%。调查新发现富硒耕地574公顷,主要分布在容城县南张镇、小里镇等农田区。

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

雄安新区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可为新区安全供水提供保障。调查显示,雄安新区浅层地下水质量总体较好,深层地下水质量优良,富锶地下水分布较广,深层地下水和三分之二以上的浅层地下水符合饮用水质量要求。在容城西北部圈定的后备水源地靶区可为新区应急供水提供保障。

白洋淀区浅部地质结构和渗透性已初步查明,可服务白洋淀生态修复。利用航空物探和118个地质钻孔,初步建立了白洋淀区50米以浅地质结构模型,分析了砂层、黏土、淤泥等主要地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渗透性,研究了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为白洋淀生态修复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地下三维结构初步构建

据了解,起步区万米深度内多尺度地下空间三维结构初步构建。地质调查工作在雄安新区起步区建立了地下200米深度范围米级精度三维地质模型,评价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和工程建设适宜性,并构建了起步区万米深度范围地下含水层、地下热储层、深部探测层等多层次、多尺度地下空间三维结构框架,有效支撑新区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助力“透明雄安”建设。

雄安新区自然资源环境综合监测网初步建成,实现监测数据的在线集成和信息化服务。围绕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需求,自然资源环境综合监测网实现了对地下水位、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林草湿空间分布、地面沉降量和发育面积等指标的持续动态监测,依托“透明雄安”数字平台基本实现了对全要素监测信息的查询统计、综合分析和预警服务,可为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问题防控提供有效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调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雄安新区地质调查成果,新区地下的地质结构、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地热资源的分布情况都已基本查清。下一阶段将转入定期持续监测,对雄安新区一些重要的地质要素,如工程地质特性、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持续观测,定期评估新区自然环境本底变化和生态状况。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公布!雄安地热可为1亿平方米建筑供暖制冷
来源:北京日报2020-11-27 13:36:15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土壤环境质量优良,地下水质量总体良好且稳定。”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了雄安新区综合地质调查系列成果。经过近四年努力,雄安新区地下地质结构、地下水流系统以及地热资源分布已基本查清。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