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地下空间树立“地下隐形城市”新标杆

来源:深圳特区报 2020-11-26 13:58:30

深圳土地资源紧张,规划、开发、管理好地下空间,使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功能疏解的接纳地、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韧性。而完善的法规则为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如何让正在制订中的《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更好地满足提高城市整体防护和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地下隐形城市”迫切需求?经与市政府协商并报市委同意,日前,市政协组织委员对《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立法协商稿)》(以下简称《办法》)开展了前期立法协商调研,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25日,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邀请委员、专家就《办法》开展立法协商,18名政协委员、专家积极建言。

深圳人均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率全国第二

据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具有几个特征:一是建设规模比较大,2017年全市地下空间总规模大概是4200万平方米,按照1200万人口来看大约是人均3.35平方米。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率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二是创新强、难度大、标杆项目多。比如福田高铁站、丰盛汀、布吉水质净化厂、前海枢纽、连城新天地等项目在全国均有示范意义。三是目前还是浅层利用为主,目前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地下1-3楼为主,利用功能还是以人防、停车、轨道和市政基础设施为主。

在法治保障方面,2008年我市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地下空间利用的规章,《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并伴随这个办法出台了相关的规划标准、建筑设计规则、轨道用地预控、用地出让、溶剂管理、总设计师制度等。

为了深化改革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及优化空间结构,打造立体城市,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推动治理模式向精细化转变的需要。市司法局会同市规自局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和论证的基础上,对《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深圳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该办法涵盖了地下空间规划管理、用地管理、建设管理和使用管理等开发建设全链条,且多有创新。

“在地下再建一个深圳”

“建设‘地下深圳’是未来深圳城市建设、城市更新和旧城改造的重要课题,希望政府树立‘地下深圳’的建设目标,在地下再建一个深圳。”市政协委员陈可石建议,市政府牵头,组织完成深圳核心地段的地下空间综合规划研究,同时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鼓励开发地下空间。

陈可石认为,深圳可学习新加坡政府“在地下再建立一个新加坡”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借鉴其在地下空间开发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在大型商业综合体之间通过地下空间联通,为人们提供在热带气候下更舒适的步行选择。

“目前深圳地下空间的开发是以单体建筑或单个出让地块为基础的,这样的单体开发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相互地块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不够,没有明确一个完善的地下空间系统。”陈可石认为,深圳应该把目前的地铁站、高铁站、办公楼、大型城市综合体及建筑地下车库的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城市空间系统,缓解地面交通的堵塞并增加城市步行系统的可达性。

陈可石建议,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同时可以结合市政设施、综合管网、共同沟、污水处理等共同考虑,充分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

把轨道站点建成城市综合服务节点

市政协常委王富海说,深圳轨道交通规划的总里程已经达到了1300公里,预计要安排700个轨道站点。在王富海看来,充分利用好轨道站点,使其成为城市综合服务的主要节点,这个应当成为深圳空间挖掘潜力的重要手段。

“要强化把轨道站点作为社区中心的职能,尤其是深圳的土地稀缺,轨道站点上的空间十分有限,更多进行地下空间的开发成为必然的选项,地面与地下的多层衔接也是我们必须面临的常态化的问题。”

王富海的建议得到市政府党组成员杨胜军的点赞。他认为这个建议值得尝试。他表示,地铁集团可以跟有关街道和社区进行探索,让因土地资源紧缺而无处安放的街道办、居委会、社康中心等很多公共服务设施与轨道站点更好地结合起来。

鼓励公共设施下修建停车场缓解停车难

“规划建立深圳的地下人行通道系统是非常必要且急需的。”市政协委员吴鹏程以华强北为例进行说明,那里很多通道均高规格进行了改造或新建,但都是独立通道,且不与附近的地铁华强站连通。对其进行优化建立通道与地铁站、大型商业中心相通形成系统既能疏解华强北地面拥堵的人流,又能促进华强北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深圳目前超过300万台车,只有100万个停车位。停车难问题困扰着大量的车主。因此,吴鹏程提出,深圳应该尝试通过市场化的方法,通过相关鼓励政策在学校医院、公共绿地等公共设施的下面修建地下停车场,缓解停车难。

市政协社法民宗委主任李振河也建议,以地下空间目前最为突出的地下空间连通、地下公共停车场建设入手,开展对产权主体、建设主体及相关成本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探讨相关促进和激励机制。

借鉴香港消防设计经验提高商业利用率

香港地铁站点地下公共空间各类功能面积占比中,通行功能与商业功能是必备功能,其中通行功能所占面积约为地下公共空间总面积的22%,而商业功能所占面积约为50%;但目前深圳地下空间开发商业功能占比10%-20%,通行功能占比80%-90%。市政协委员李笑竹通过一组数据对比了深港两地地下空间商业功能的占比差异。

“以深圳地铁华强北地下商业空间项目为例,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实用商业面积约3600平方米,占比仅18%。”李笑竹认为,这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她建议,在满足国家消防规范、确保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建议借鉴香港等地的地下空间规划及消防设计经验,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摸清家底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开发利用

如何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和管理水平?许宜群认为,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是地下空间管理的重要方面,可在地下空间发挥适宜性评价、政府决策、城市科学管理、公众安全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家底’不清,标准不统一,资料分散或缺失的现状,严重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综合利用及应急防灾管理。”许宜群建议主管部门要担负起研究和制定城市地下空间数据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规范,建立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基础数据库、应用数据库的职责。

许宜群提出,城市地下空间数据库建设是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数据共享、可视化管理、智能化运营、智能监控巡检的前提,建议实时精准录入和更新基础数据库和应用数据库,保证关联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保证成果资料的实时调用和数据信息的透明共享。许宜群还希望建立与智慧城市相配套,能够实现动态采集更新、实时空间模拟、全方位数据监控、即时远程巡防、安全防范和预警预报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信息化贯穿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的整个环节。”许宜群提出,在规划环节发挥地下空间信息化平台在地质、水文等方面风险控制和预警作用。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用好地下空间树立“地下隐形城市”新标杆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0-11-26 13:58:30
深圳土地资源紧张,规划、开发、管理好地下空间,使地下空间成为城市功能疏解的接纳地、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韧性。而完善的法规则为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