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擘画幸福西城蓝图

来源:北京日报 2020-10-29 07:38:17

清晨六点的广阳谷城市森林,传来了阵阵鸟鸣声;八点的金融街,免费班车在高楼大厦与地铁站之间穿梭;中午的禄长街头条19号院,居民们悠闲地在整洁有序的小区里唠嗑;下午的红楼公共藏书楼,是一杯咖啡一本书的静谧世界;夜晚的什刹海,青年男女品一杯小酒为忙碌的一天谢幕……

当一幕幕场景串联,就成了如今北京西城的“上河图”:繁华与静谧同在,古典与现代碰撞,宜居与宜业并存。近年来,这座历史老城稳中求变,保留了老城的历史韵味,也朝着现代化宜居城区扎实迈进。

街区更新焕发老城活力

鼓楼西大街、杨梅竹斜街、阜内大街……在西城,有许多留下历史印记的老街区。近年来,西城区通过实施街区更新计划,发掘老街区的新活力,打造出一条又一条既有文化韵味,又有烟火气息的现代化街区。

作为保护修缮试点项目的杨梅竹斜街经过街区改造,引入了文创以及具有地域文化的门店。如今,不到500米的杨梅竹斜街聚集了一家又一家的小店,吸引着游客和市民前来打卡。离杨梅竹斜街不远的地方,是时尚前卫的北京坊。古老胡同里的小店,与热闹商圈的旗舰店相得益彰,时尚与古老交融互补。

今年,为改善北京市核心区人行步道与自行车慢行系统功能与环境,西城区又开始实施道路林荫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努力实现慢行林荫路连线成片、连片成网,打造“悦动骑行 活力健步”慢行网络,为民众提供更为优质、功能齐全、绿色健康的慢行环境。

目前,莲花河滨水绿道已开展慢行林荫健康街道改造,通过美化街道绿化景观、优化道路断面设计、提升配套服务设施、设立沿河景区四大措施,尽可能满足区域内居民使用要求,并有效提升区域整体景观环境品质。鼓楼西大街是修建元大都时,根据什刹海的位置而规划出来的一条斜街,全长1.7公里,充分保留老北京独特市井生活文化,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据介绍,这条大街拟通过立面提升、中小型电箱改移、交通停车综合治理、绿化景观、文化品质等9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打造人行优先、人车共存的“稳静街区”。

此外,西城区还率先提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地,拓展绿色公共休闲空间,建成广阳谷、京韵园、逸骏园、龙头井和东椿树胡同等休闲空间、小微绿地、城市森林,建成了一批精品园林,目前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7.18%。

停车治理找回出行幸福

车位不足、乱停乱放以及共享理念欠缺等问题影响着老百姓的出行幸福,如何找回“幸福感”,西城区不断创新停车治理手段,缓解停车难、停车乱。

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里社区居民樊和香,拥有一张相当“硬核”的停车证。分布在德胜35条街巷的2015个街道自治停车位,持证1小时0.5元随便停,樊和香的“硬气”源自于德胜街道在全市首推的“街道全域停车自治”模式。所谓街道全域停车自治,就是将自治范围从单个社区扩大到了整个街道。街道在征得各社区居民代表同意的前提下,在社区路侧施划自治停车位,供居民车辆和社会车辆使用。居民可凭借房产证等办理优惠停车证,通过实施该模式,优惠停车的地理范围扩大了,居民不用都挤在本小区停车,停车位的利用效率也提升了。目前该模式已经在西城区天桥、西长安街等多个街道推广。

鼓楼西大街因为靠近旅游区,道路两侧存在乱停车现象,为彻底解决鼓楼西大街停车难题,根治停车占用便道等违法行为,今年西城区发布了《鼓楼西大街停车治理公告》。经过整治,目前鼓楼西大街全线禁止违法停放机动车,彻底解决了停车难题。

今年1月1日起,西城区还在124条道路、近8000个泊位实施道路停车电子收费,全区已基本实现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全覆盖。截至目前,西城区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实缴率接近90%,第二批高位视频收费设备也已基本建成,与市级平台联网对接后将实现道路停车高位视频电子收费。

共管共享升级宜居指数

禄长街头条19号院是一个建于上世纪50至80年代的老旧小区,停车管理无序、私装地锁、违建侵占绿地等历史遗留问题阻碍着居民们的宜居愿景。为实现禄长街19号院的综合治理提升,天桥街道从“拆、改、建、立、商、治”六个方面,探索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模式。经与居民共同协商,小院拆除了违法建设,建起精治绿化“共同体”,改善居住环境。天桥街道引入西城区睦邻社会工作事务所,助力社区党委梳理小院治理的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在专业社工的帮助下,街道党委深度挖掘院内居民代表、骨干力量,培育出家庭管家、楼门管家、院落管家的三级管家队伍,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愿。

作为西城区首个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的广安门北街20号院,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合力,破解物业管理难题。三年内,广内街道将实现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党组织全覆盖的目标。

在西城,共享共管共治逐步成为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新常态。近年来,西城区积极拓展社会参与城市管理途径,建立微信公众参与平台,组建1423个自治共建理事会,成立1403个志愿服务团队,在全区基本形成了街巷长、志愿者、街巷自治共建理事会、社区居民等多元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助弱扶困彰显城市温度

西城区今年制定出台了《西城区全面加强困难家庭关爱扶助行动计划》,为困难家庭提供“民生大礼包”,送上城市“温暖”。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扶助理念,在重点做好困难家庭物质需求救助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困难家庭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的帮扶,推动社会救助从托底线、救急难向可持续、综合扶助转变。全面构建以家庭为单元的扶助机制,围绕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生活困难补助、特困供养等困难家庭,依托大数据共享和智慧帮扶平台,推动部门联动、系统融合和综合评判,实现对困难家庭的精准帮扶。

西城区还大力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重点突出“居家养老”的核心地位,着力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服务为引领,互联网为平台,政策为保障”的城市中心城区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全区机构养老床位数从2015年底的3330张增加到2019年的4857张,已经超过4500张的规划目标值,预测到2020年底将达到5000张以上;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完成50家,老年餐桌100%全覆盖。

阅读空间留住书香西城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辖区内重要机关云集、文化资源丰富、出版机构、阅读力量集中。近年来,西城区积极推动“书香西城”文化建设,探索多元创新的“西城模式”。目前西城区已形成由区级公共图书馆、青少年儿童图书馆、街道图书馆为骨架支撑,特色阅读空间和书香驿站为特色,24小时城市书房为亮点,流动阅读、数字阅读设施设备为补充的结构完整、多元立体的“书香网络”,全时、全面、全效地服务广大群众的多元化阅读需求。

“空间换服务”是“书香西城”文化建设特色之一。西城区开办了多个“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民间自办”等模式的复合型特色阅读空间,吸引社会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群众积极参与,为社会力量参与阅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开了先河”,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的模式。现在,西城区已成为各个品牌书店争相进驻的福地,涌现出系列地标式书店,形成一大批以阅读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新地标,成为文艺界的新风尚,年轻人的阅读打卡胜地。其中,北京砖读空间、Pageone北京坊店、中国书店雁翅楼24小时店、椿树书苑、宣阳驿站——第二书房、钟书阁老佛爷店、地图主题书店等都实现了人文故居的古韵升华,阅读内涵的与时俱进,阅读服务的按需供给,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

西城区创新开办了以众藏、共阅、分享为核心理念的红楼公共藏书楼。红楼公共藏书楼前身为红楼电影院,经过改造变成了集私人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于一身的复合型阅读空间,成为首都的文化地标。

为营造全区“好读书 读好书”的阅读氛围,西城区还定期举办多个大中小型阅读活动,致力于为群众精神生活提供优质的服务,奠定了深厚的阅读基础,使西城区成为活力四射的阅读热土。文/魏昕悦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破解城市治理难题 擘画幸福西城蓝图
来源:北京日报2020-10-29 07:38:17
清晨六点的广阳谷城市森林,传来了阵阵鸟鸣声;八点的金融街,免费班车在高楼大厦与地铁站之间穿梭;中午的禄长街头条19号院,居民们悠闲地在整洁有序的小区里唠嗑;下午的红楼公共藏书楼,是一杯咖啡一本书的静谧世界;夜晚的什刹海,青年男女品一杯小酒为忙碌的一天谢幕……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