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林:充分认识住房租赁产业艰巨性,构建住房租赁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来源:中国网地产 2019-04-30 11:22: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通过“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补齐租赁市场发展滞后的短板,同时满足购房、租赁两方面的住房需求,从而实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最终目标。住房租赁市场是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房地产调控的长效机制的核心环节,近年来,国务院、各部委和省市出台了许多政策、制度促进行业发展,但住房租赁市场存在供应总量及供应结构不合理,供给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需要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全面、持续的体制机制,才能确保行业健康发展,打造多层级的住房供应体系。

住房租赁产业很重要,是数万亿甚至十万亿的市场,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将诞生多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以上关于住房租赁行业预测和观点让企业纷纷看好,大举进入,但无论是企业,还是各级政府经常忽略了行业发展的难度:涉及面广,投入巨大,投资回报周期长等。比如很多金融机构看到产业将有5万亿元的市场,却忽略了所需要的巨大投入——按照目前住房租赁2%左右的资本化率来倒推,租赁机构需要持有价值250万亿元的资产,这个数字是2018年中国GDP90.03万亿元的的2.77倍,是2018年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43.37万亿元的5.76倍,毫无疑问,这将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鉴于此,需要对住房租赁产业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清晰地认识,对比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保障比较健全的当下,解决全民的住房问题依然存在巨大的困难,根据美国住房研究(1991-2013)报告的数据,有470万户家庭需要将收入70%以上用来支付租金和水电费,每年因缴不出房租而被扫地出门的国民数以百万计【1】。在日本,2010年30-34岁青年中,有34%与父母同住,甚至35-39岁青年依然有28%左右的青年与父母同住,究其原因,房价和租金难以承受是核心原因【2】。甚至在非洲的拉各斯(Lagos,位于尼日利亚,非洲最大城市),60%的居民需要将收入的50%-70%用于支付房租【3】。

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住房自有率较高、城市化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的住房租赁产业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矛盾依然处于可控阶段,但许多地区、机构尚未意识到发展住房租赁的困难,尤其是特殊群体的住房问题的艰巨性,比如新市民群体、低收入群体、慢性病患者群体、残疾人群体等。

在过去几年间,陆续承担了多个省市的住房租赁现状调研、政策起草、发展状况评估的课题或专项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些的方法,其本质在于运用现代管理学思维,建立住房租赁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全流程管理方法,构建住房租赁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经验如下:

1.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总体目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这里的人民是全体市民,既包括户籍人口,也包括在本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非户籍人口,其中将非户籍人口作为服务重点。

2.住房租赁发展目标

实现住房租赁行业管理、产业发展,围绕人、房(租赁用房,包括住宅、集体用地,也包括商改住、工改住等所有居住类物业)、租约,实现二十四字目标:

管理系统上:底数清、目标明、规划稳、状态准

市场发展上:价格清、品质明、数量稳、信息准

3. 通过调研明确现状

在这一基础上,进行市一级人口与住房租赁现状普查,从而做到“底数清楚、目标明确”,为制定住房租赁专项规划奠定基础。

穆林:充分认识住房租赁产业艰巨性,构建住房租赁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中国网地产

【1】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6 13~14

【2】聂晨 方伟,当代日本青年住房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青年探索,2017.02, 105~112

【3】马修•德斯蒙德,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6, 412~413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穆林:充分认识住房租赁产业艰巨性,构建住房租赁产业发展长效机制
来源:中国网地产2019-04-30 11:22:12
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住房自有率较高、城市化尚处于发展阶段,我国的住房租赁产业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矛盾依然处于可控阶段,但许多地区、机构尚未意识到发展住房租赁的困难,尤其是特殊群体的住房问题的艰巨性。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