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来源:新民晚报 2018-10-15 16:33:43

今年以来,沪上不少老房子的居民迎来了“梦想改造家”。

清水红砖、雕花门楣,窄窄的弄堂充满夏衍笔下的《上海屋檐下》的味道……位于虹口区的春阳里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库门里弄建筑。但多年来这里的居民一直过着合用厨房、“拎马桶”的生活,还面临房屋结构不稳、消防隐患重重等问题。去年,虹口区启动了春阳里风貌保护街坊更新改造项目。建筑外部保留历史建筑风貌,内部解决房屋安全问题,并实现每户厨卫独用,由原先不成套房屋改造为成套房屋。去年12月,试点项目已改造的46户居民全部拿到新房钥匙,回到了“返老还童”的家中。

在市中心黄河路著名的老弄堂承兴里,黄浦区也在探索全新的石库门保护模式:部分居民通过解除租赁关系方式搬离承兴里,以释放空间满足改造设计方案需要的面积;里弄内部空间结构可能发生调整。让人高兴的是,回搬的居民都将有独用的卫生间和厨房间。

探索建筑内部整体改造的,还有普陀区金城里。春阳里、承兴里、金城里均为确定保护保留的风貌街坊内的建筑,有些建筑已有近百年历史。这样的试点,使石库门风貌元素整体保留,里弄建筑肌理得到保护,同时留下“原住民”,让曾经的市民生活空间得以传承。

而在一些暂时无法进行整体改建或抽户改造的石库门弄堂,不少地区则采取厨卫改造的方式,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如位于杨浦区的鸿运里是建于1927年的石库门弄堂,共有80幢石库门房子,住着282户居民。今年春节以来,共有63幢房屋的厨房完成了改造,共新装了171个抽水马桶。

这一个又一个“梦想改造家”的出现,源自上海城市更新理念的重大转变——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从一概拆除,到尽量保留,上海对于老房子、老弄堂的态度,经历了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变化。其实,这也是一种发展理念的“螺旋形上升”。去年,上海市委明确提出,要变“拆改留”为“留改拆”,保护历史建筑,留住城市风貌,让街区可以漫步,让建筑可以阅读,让城市富有温度。

“留改拆”,“留”字当头,“改”字第二。但究竟怎么留、怎么改,也需要因地制宜,开展探索和创新。

在上海,除了里弄房子,还有大量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式工人新村,尽管有煤卫,但都是公用的,有的甚至要十来户居民共用一套厨卫;房屋质量差,早已破败不堪。但是,因为空间不足、房屋结构太差,无法通过加层或扩建实施成套改造;居民盼望政府征收,可零星的几幢楼,没有纳入旧改范围。

对于这种已经不适宜居住、建筑毫无特色的老公房,最近虹口、杨浦等区先后传出好消息:拆除重建!虹口区松花江路2612弄的二层砖混结构老楼,成功变身六层的新房,38户居民正陆续回搬,家家户户都有了阳台和独用的厨房卫生间,使用面积增加了10平方米。杨浦区武川路222弄的7幢两层砖木结构不成套房屋,今年也被拆除,并在原地重建3幢三层住宅和2幢七层新住宅,最早的一批居民们明年可望回搬。

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拆除重建不是个例。静安区彭三小区十多年来探索采取老旧住宅拆除重建方式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并同步配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从破旧老房子搬入全新电梯房的居民感触最深,再也不用为厨卫合用、雨天漏水犯愁,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最近,市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旧住房拆除重建的相关办法,鼓励各区开展试点,“十三五”期间,上海计划实施拆除重建改造50万平方米。这对于许多蜗居在不成套老公房里的市民来说,是一个福音。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最近在实地调研现场察看旧住房综合改造、加装电梯等项目推进情况时指出,“留改拆”并举综合推进各类旧住房修缮改造,是事关长远十分重要的惠民举措。对于历史风貌区内的建筑,要处理好保护历史风貌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关系,积极回应历史建筑内居民的呼声,一切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途径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要结合旧住房实际和居民群众所需,不断创新探索改造的方式路径。要因地制宜、内外兼修,提升规划水平和改造品质,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上海是一座具有深厚文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在许多作家笔下,这是一座充满海派风情、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如今,上海大城市更新的任务同样任重道远。以“留改拆”的理念推进城市更新,兼顾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来源:新民晚报2018-10-15 16:33:43
清水红砖、雕花门楣,窄窄的弄堂充满夏衍笔下的《上海屋檐下》的味道……位于虹口区的春阳里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库门里弄建筑。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