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发“礼包” 易纲宣布12条措施

来源:新京报 2018-04-12 15:20:08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对虚拟货币严监管,同时研究如何让其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沪伦通争取年内开通

中国金融业开放的脚步正在加快。4月11日博鳌论坛期间,新任央行行长易纲一口气明确了包括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等在内的12条金融业开放措施。此外,他还回应了包括中美贸易摩擦、虚拟货币监管在内的问题,解答了市场疑惑。

易纲同时介绍,此前宣布的各项开放措施均在顺利推进,已经放开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放宽了外资金融服务公司开展信用评级服务的限制,对外商投资征信机构实行国民待遇。

易纲表示,“这些措施是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后,在评估各项条件已经成熟、监管已到位、数据已到位后,才往前推进的,不能把它形容为大爆炸式的改革。”

金融开放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金融供给增加,市场竞争增加,居民金融消费的可选择增加,价格也会降低。”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指出,“对消费者,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当然是好事。”

解读1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长期问题需要更理性解决

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

美联储“加息+缩表”在前,欧央行把退出QE提上日程在后,此次在回应怎样看待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正常化时,易纲表示“已经做好了准备”。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易纲说,“关于主要经济体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问题,我们在很早前就已经预期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如何看待中美贸易摩擦?易纲表示,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认识到这是个结构性问题,并且是个长期的问题,所以要更理性地解决。

此外,针对中国是否会用货币政策手段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易纲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依据国内经济综合考量,是服务实体经济的。“我们的货币政策以及外汇市场现在运行得很好。”

此前,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外汇局原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亦公开指出,所谓“中国正在考虑使用人民币贬值来应对当前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的报道应属少数投机者炒作。他指出,“2017年以来市场预期合理分化,央行应该已经逐渐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市场供求在当前汇率形成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此前表示,有人担心中国会否采取极端措施应对贸易摩擦,比如抛售美债,他认为不太可能。张宇燕表示,处理贸易问题要从贸易的角度来考虑,而处理金融问题要从金融领域去考虑。在贸易和金融之间分割出一道防火墙,更有助于贸易争端的解决。如果从贸易领域延伸至金融领域,那就还会向金融领域之外不断蔓延,蔓延后将更难以处理。切割后来处理贸易问题更有利于双方理性地看待这件事,特别是美国。

解读2

对实体经济服务较少,虚拟币严监管继续

虚拟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比较少,并且其中有一些投机行为,甚至还有一些洗钱行为,所以人民银行对虚拟货币一直比较谨慎。

央行行长易纲昨日表示,在目前全球对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的研究中,中国是走在前列的。中国正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以及金融科技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并且要安全发展这些技术,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整体来说,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其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易纲上述表述的背景源自中国对虚拟货币的“严监管”。

去年九月份央行等七部委共同发文,对虚拟货币加强监管,禁止国内一切ICO行为。上述公告称,代币发行融资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随后,比特币中国、火币网、OKCoin等国内主流比特币交易平台也在两个月内被关停。

今年1月,互金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变相ICO活动的风险提示》。

1月26日,互金协会又表示,“境内投资者转向境外平台参与交易将面临一定的风险”、“境内有部分机构或个人还在组织开展所谓的币币交易和场外交易,并配之以做市商、担保商等服务,这实质还是属于虚拟货币交易场所,与现行政策规定明显不符。”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两会记者会上谈到ICO和比特币时曾表示,“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创造一种可投机的产品,让人家都有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而是强调要服务实体经济。”

3月28日,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2018年要从严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开展对各类虚拟货币的整顿清理”。

4月10日,央行参事盛松成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区块链不要用到货币方面,用到货币方面是没有前途的,因为虚拟货币不是货币。盛松成认为,虚拟货币泛滥将导致货币政策没有办法执行。

央行货币金银局局长王信撰文直言,某些跨平台运作、在局部范围内被普遍接受的互联网积分,以及比特币等去中心化加密代币,脱离实体经济独立产生,借数字经济、区块链技术等名义,为洗钱、恐怖融资、规避外汇管制提供便利,甚至以“币”之名行非法集资及金融诈骗之实。

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要进一步明确比特币的法律属性,加强相关行业监管,健全监管框架,严格禁止金融机构、支付机构等参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防止风险在不同行业领域间的传播、扩散。同时,要加强宣传和投资者教育,让普通民众充分认识参与虚拟货币交易的风险和危害。

解读3 互联互通额度扩大,投资者更多选择

为进一步完善内地与香港两地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从5月1日起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四倍,即沪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额度从130亿调整为52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每日额度从105亿调整为420亿元人民币。

易纲昨日关于扩大互联互通每日额度的表态,很快得到了证监会的呼应。

对于这一措施的影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认为,这一扩大开放举措,有助于境外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维护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一举措表明A股市场双向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其中一步,意味着国内市场欢迎更多的境外资金。这一举措会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同时,扩大每日额度有利于提升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一项互利共赢的举措。

对于这项政策的长远影响,董登新认为,沪深港三地的资本市场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未来有可能会抛掉形式上的限制,沪港通、深港通的每日额度有可能会拿掉,实现三地市场的融合,这将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地位。

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撰文称,扩大互联互通额度主要是基于对外开放的一种需要。而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影响较为有限。他认为,从沪港通与深港通运营以来的情况看,极少有额度用完的时候。

以近期市场数据为例,互联互通每日剩余额度较高。如4月10日,沪股通净流入26.40亿元,当日额度剩余103.60亿元,剩余额度占当日总额度的79.69%。深股通净流入8.45亿元,当日额度剩余为121.55亿元,剩余额度占当日总额度的93.50%。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两地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和监管协作。

解读4 “沪伦通”争取年内开通,提高A股国际化

经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目前沪伦通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将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

易纲表示沪伦通争取2018年内开通。对于沪伦通的影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称,“沪伦通”是深化中英金融合作,扩大我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向世界表明我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信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所谓“沪伦通”,是指上海证交所和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

从推动历程来看,2015年中英高层就有推出“沪伦通”意向,此后三年,中英双方在技术层面上进行了持续、深入的可行性研究。2017年3月22日,上海清算所伦敦办事处宣告成立,这是其在海外设立的第一家办事机构,兼具标志性与实践性的重要意义。

彼时央行国际司副司长郭凯认为,尚在探索之中的“沪伦通”需要一定的金融传输架构来支撑,上清所也将在上海与伦敦股票交易市场实现互联互通中起到作用。

对于沪伦通的影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沪伦通预计年内开通表达了中国开放的姿态,有利于境内投资者进行海外投资,同时也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另一方面,沪伦通开通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谈及对A股的影响,董登新认为,沪伦通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通道,在美股市场处在历史高位,A股市场处于相对低位的情况下,上述通道能够方便境外投资者投资A股,方便境外投资者寻求避风港。对于沪伦通的模式,“我认为会复制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沪伦通开通对A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说明A股对外开放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A股的国际化程度,给投资者提供持有在伦交所上市的股票的机会,也给国内投资者提供更多全球资产配置方式。


解读5 加强监管,仍是分业监管框架

目前我们的方向是一定要加强监管,但基本框架还是分业监管,各监管机构职责是清晰的。

金融业进一步开放后,监管模式会走向混业监管模式吗?易纲表示,基本框架还是分业监管。但从过去这些年的经验来看,我们要特别关注跨市场、跨产品、跨机构的风险传染。

“比如我们的大资管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要让银行、证券及保险的资产管理业务都在同一个规则下竞争,尽量减少监管套利。”易纲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金融机构风险内控。强化金融监管统筹协调,健全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金融控股公司等监管,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

4月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监管框架进入“一行两会”时代。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撰文称,银行与保险统一监管是顺应综合经营趋势的必然选择。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已成趋势,银行与保险深度合作、融合发展的特征明显。银行与保险统一监管有利于集中整合监管资源、发挥专业化优势。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范小云此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监会和保监会的职责整合部分解决中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导致的缺乏协同、沟通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更大程度上治理中国金融业的乱象丛生,消除监管盲点,防止监管套利,避免风险的交叉感染,有效降低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水平。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此前表示,不能将此次机构的改革理解为彻底的混业管理,在中国一定还是把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有机结合起来。此次金融监管机构改革向两个方面转变,一方面由机构监管向市场监管转变,不再根据机构的性质,而根据金融市场的性质来进行划分监管;另一方面,从过去的分业监管向分业与统一相结合的监管方式转变。

■ 其他焦点

曹德旺:应给小微企业减税

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的“税改:抢跑经济的竞争力”分论坛中,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直言中国减税太慢。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表示,将进一步为企业减负增效,预计全年将减税降负超过一万亿元。

此前曹德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美国做工厂利润要比中国高,美国的综合税务比中国要低35%。4月11日,曹德旺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时说,“从2015年开始我就一直在建议让国内可以降税,因为对比美国,我感觉中国的税收负担过重了。”

对此,程丽华解释,美国税改主要是对直接税进行改革,签署改革的法令主要在总统,中国的国情和美国是不一样的,中国的税改主要是集中在增值税,中国持续推进减税降费这些措施,过去五年中国大致减税降费总额达到了3万多亿元,其中2017当年减税降费就超过1万亿元。由此可见,中国政府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力度也非常大,成效也非常明显。

“中国在减税方面确实有进步。”曹德旺表示。他还呼吁,中国如果要减税,不要减大企业的税,而要给小微企业减。

对此,程丽华回应,今年开始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总之我们要通过各方面改革给企业减负增效,预计全年我们减税降费将超过1万亿元。还将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这些方面我们还要采取一些税收优惠政策。”

程丽华在演讲中透露,国务院决定从2018年5月1日开始继续实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包括降低增值税的税率,主要是对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降低税率等。

中国国企太强大?

肖亚庆:关键在核心竞争力

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国企改革:市场融合 开放发展”分论坛,面对欧洲智囊团荣誉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提出“中国国企太强大,需要减少份额”的质疑时,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回应,目前,国企央企承担了大量的历史和社会责任,其税收和负担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国企央企目前的发展,主要靠其核心竞争能力,比重不重要,这是国企和私企竞争的结果。

肖亚庆表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在经济中起到的作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认为,国企在国内经济中的占比不是关键问题,关键是要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最重要的是,是否有核心竞争力。

“我问世界500强的外企,为什么要和中国国企合作,他们说第一是技术,从来没有想到中国的国企有这么好的技术,第二是规模和产业链,此前没有发现国企的产业链如此有竞争力,第三是国企对中国和全球市场的了解和认识的深度。”朱民说,这三点很真实反映了中国的企业在国际企业界的地位。

肖亚庆还说,中国国企是按照市场的规则来发展的,而一些人的观点总是喜欢停留在原有市场上想问题,但实际上,国有企业成长后通过竞争会拓展市场,会激发市场活力。每个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效益的企业,一定是从自身的竞争力来寻找答案,中国国企的竞争力首先就是合作能力。

肖亚庆表示,实际上每家国有企业交的税,以及整个负担绝对远远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的成长,关键是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关键看企业的发展当中,是不是按照市场的规则来运行。

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全浩 宓迪 任娇


(责任编辑:)
即时资讯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国际商务园B12C座五层
邮       编:100015
联系电话:010-59756138/6139
电子邮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网站无障碍
金融开放发“礼包” 易纲宣布12条措施
来源:新京报2018-04-12 15:20:08
新任央行行长易纲一口气明确了包括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业务范围、把互联互通每日额度扩大、争取于2018年内开通“沪伦通”等在内的12条金融业开放措施。
长按保存图片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1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权责申明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